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博伽梵歌原义》------ 第七章2

(2017-03-22 01:51:19)
标签:

转载

20.那些被物质欲望偷去了智力的人,皈依半神人,按照自己的习性,遵循特殊的崇拜规则。
  要旨:不再有任何物质污染者,皈依至尊主,向他作奉献服务。只要物质污染未彻底洗尽,在本质上仍旧是非奉献者。但即便是那些仍存有物质欲望而向至尊主求助的,也不怎么为外界自然所吸引了,因为他们接近的是正确的目标,很快,物质欲望就烟消云散了。《圣典博伽瓦谭》倡言,无论是摆脱尽了一切物质欲望的纯粹奉献者,还是充满物质欲望,或是想从物质污染中解脱出来的人,在任何情形下,都应该皈依崇拜华苏兑瓦。《博伽瓦谭》(2.3.10)上说:智性不足的人,丧失了灵性感觉,就去向半神人寻求庇护,求得物质欲望的即时满足。一般说来,这种人到不了至尊人格神首面前,因为他们在低级的情欲和愚昧形态中,所以,他们崇拜各种各样的半神人。遵循崇拜的规范守则,他们就会得到满足。半神人的崇拜者为小欲所驱,哪里会知道什么到达最高的目标呢。但至尊主的奉献者不会被引入歧途。韦达经典中确有介绍,为不同的目的要崇拜不同的半神人(如病人可崇拜太阳)。于是,非奉献者便以为,针对某些目的而言,半神人胜过至尊主。但主的纯粹奉献者知道,至尊主奎师那是一切的主人。《柴坦尼亚·查瑞塔密瑞塔》(上篇5.142)上说:只有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才是主人,其他人都是仆人。因此,一个纯粹的奉献者是不会为了满足物质需要而到半神人那里去的。他完全只依靠至尊主。无论至尊主赐予什么,纯粹的奉献者都心满意足。

  21.我以超灵居于众生心中。想去崇拜某个半神人,我就会坚定他的信念,让他全心全意把自己奉献给这一特定的神祗。
  要旨:神已把独立性赐给了每一个人。如果想得到物质享乐,十分心切地想从物质性半神人那里得到这些便利,那么,以超灵居于众生心中的至尊主,会了解到这一点,并赐予这些便利的。作为生物至高无上的父亲,他不会干涉生物的独立性,而会赐给一切便利,好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或许有人要问,全能的神为什么要赐方便给生物,让其享受物质世界,让其跌进虚幻能量的陷井呢?答案是,化为超灵的至尊主若不给予这些方便,那么,独立性的意义又何在呢?因此,对每个生物,他都赐于完全的独立性——喜欢什么就干什么——但我们在《博伽梵歌》中找到了主最终极的指示:放弃其他一切参与,全然皈依他。这将使人幸福快乐。
  事实上,生物和半神人均从属于至尊人格神首的意志,因此,生物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崇拜半神人,半神人也不可能超越至尊主的意志,随心所欲地施以任何恩赐。据说,没有至尊人格神首的意志,就连一片小草也休想动弹分毫。一般来说,在物质世界有烦恼的人,便按着韦达经典的劝勉,去找半神人。所求东西的不同,所敬的半神人也就不一样了。比方说,病人应崇拜太阳神;想受教育的就可能崇拜知识女神萨茹阿斯瓦缇;想娶美貌的妻子的可以崇拜主希瓦之妻乌玛(Uma)女神。
  对不同的半神人的不同崇拜类型,在韦达经典中都有以这样的方式的介绍。特别的生物对物质也会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主就强化他从特别的半神人那里得到这一特别恩慈的欲望,这样,他就能如愿以偿了。生物对特别的半神人的特别供奉态度,也是由至尊主定下的。半神人自己是不可能对生物产生什么吸引力的。激起人去崇拜某一特定的半神人的是奎师那,因为他是至尊主,又以超灵居于众生心中。实际上,半神人是至尊主宇宙身体的不同部位,本身无所谓真正的独立性可言。韦达经典说:“至尊人格神首也以超灵居在半神人心中,是他安排半神人来满足生物的欲望的。生物和半神人都仰赖至尊的意旨,本身都不是独立的”

  22.他被赋予了这样的信念之后,就去努力崇拜那特别的半神人,但实际上,这些好处全由我独自赐予。
  要旨:半神人在没得到至尊主恩准时,不可能给他的崇拜者任何恩惠。一切都是至尊主的财产,这在生物可能会忘记,但半神人是不会忘的。所以,崇拜半神人,得其所欲,并不在于半神人,而在于至尊人格神的部署。智力稍欠的生物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愚昧地去找半神人求取恩惠。纯粹的奉献者,需要什么时,只会向至尊主祈求。但求取物质利益,决不是纯粹奉献者之所为。跪倒在半神人脚下,通常都是想满足欲望想得发狂的表现。在不正当的欲望得不到主的准许而满足时,就会有这种表现。《柴坦尼亚·查瑞塔密瑞塔》上说,既想崇拜至尊主,同时又要得到物质享乐,这是自相矛盾的两种欲望。对主作奉献服务与崇拜半神人,不在同一层面,前者完全是灵性的,而后者却是物质的。
  对想回归神的生物来说,物质欲望是屏障。因此,浅见薄识的人所欲求的物质利益,不会赐予主的纯粹奉献者。所以,这些见识短浅的人便一味去崇拜物质世界的半神人,而不愿从事对至尊的奉献服务。

  23.小智的人崇拜半神人,所得的有限而易逝。崇拜半神人的,到半神人的星宿去,但我的奉献者,最终会到达我至高无上的星宿。
  要旨:有些《博伽梵歌》的释论者说,崇拜半神人的,也能到达至尊主。然而,这里明确指出,半神人的崇拜者的去向,是各种各样的半神人所在的不同星体系统。就好象崇拜太阳神的到太阳那去,崇拜月球上的半神人的去向就是月亮一样。同样,如果有人崇拜因德茹阿这样的半神人,那他充其量只能到因德茹阿的星体去。并不是无论崇拜什么样的半神人,都能到达至尊人格神首的。这里否定了这种说法,而是明白无误地指出,崇拜半神人的,到达物质世界里的不同的星体去,而至尊主的奉献者却能直接到达人格神至高无上的星体去。
  或许会有人在这里提出质疑:既然半神人是至尊主身体的不同部位,那么,崇拜他们也应该能达到同一目的。真是不幸的很,半神人的崇拜者常常并不是什么很聪明的人,他们弄不清应该向身体的哪个部分提供食物。有的蠢到了家,竟然说许多部位都行,而且方法很多。这未免太天真了。谁能把食物从耳朵或从眼睛吃进去呢?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半神人只是至尊主宇宙之躯的不同部分而已,而是愚昧地相信每个半神人都是一位独立的神,是与至尊主平起平坐的。
  实际上,不仅仅半神人是至尊主的所属部分,普通的生物又何尝例外。《圣典博伽瓦谭》指出,布茹阿玛那是至尊主的头,查锤亚是臂膀,外夏是腰部,舒都茹阿是脚,各有不同的功用。无论在什么情形下,知道了半神人也好,自我也好,都是至尊主不可分割的所属部分,知识就完美了。不能理解这一点,就只能到达半神人居住的星体上去。这可不是奉献者的目的地。
  半神人所赐的恩惠是要毁朽的,因为在物质世界中,星体、半神人及其崇拜都是要毁朽的。所以这节诗开宗明义就指出,崇拜半神人的结果有限而易逝,只有小智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崇拜。而在奎师那知觉中作奉献服务的纯粹奉献者,获得的是充满知识、快乐和永恒的存在。普通的半神人崇拜者所获得的岂能与此同日而语。至尊主是无限的;他的宠爱是无限的;他的恩慈也是无限的!所以,至尊主对纯粹奉献者的恩慈也是无限的。

  24.没有智慧的人,不能全面认识我,认为我——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以前是非人格性的,现在才以人格的形式出现。由于知识浅薄,他们不认识我永不消逝至尊无上的高等性质。
  要旨:半神人的崇拜者已被描述为不怎么聪明的人,这里又把非人格主义者划入同类。在这里,主奎师那是以人的形象在跟阿尔诸那说话,但无知的非人格主义者仍辩称,终极而言,至尊主并无形体。在茹阿玛努伽传系中主伟大的奉献者雅沐拿查尔亚,就这点写了两节诗:“亲爱的主,好象维亚萨和那茹阿达的奉献者,知道你是人格神。认识了不同的韦达经典,便能认识你的特性、形体、活动,因而了解你是至尊人格神首。然而,在情欲形态和在愚昧形态中的人,恶魔及非奉献者,无法理解你。他们无法理解你。无论这些非奉献者在谈论《维丹塔·苏陀》、《乌帕尼沙德》和其他伟大经典时,如何头头是道,他们不可能理解人格神。”
  《布茹阿玛·萨密塔》说:只研习《维丹塔·苏陀》等经典,并不能理解人格神。唯有通过至尊主的恩慈,始能认识至尊人格神首。因此,这个诗节清楚地指明了,不仅是半神人的崇拜者不怎么聪明,就是那些整天浸泡在《维丹塔·苏陀》之中,抱着韦达经典冥思苦想,却毫无半点奎师那知觉的非奉献者,也是不怎么聪明的,这些人绝不可能理解神的人格本质。以为绝对真理是非人格的,这种人叫做abud-dhayah,是说他们不认识绝对真理的基本特征。《圣典博伽瓦谭》上虽说,最高的觉悟始于非人格化的梵,然后升至区限化的超灵,但绝对真理中最终极的词却是人格神。现代非人格主义者就更不聪明了,连自己的伟大先祖山卡尔查尔亚也不跟随了。山卡尔已明确说明,奎师那就是至尊人格神首。然而,现代非人格主义者,却不认识至高无上的真理,认为奎师那不过是兑瓦葵和瓦苏兑瓦的儿子,一个王子,一个有能力的生物而已。这种思想也受到《博伽梵歌》(9.11)的谴责:“只有愚人才把我视为常人。”事实上,不作奉献服务,不培养奎师那知觉,是无法理解奎师那的。《博伽瓦谭》(10.24.29)上这样说:
  “圣主啊,你莲花足的恩泽,哪怕只是点点滴滴,都能使人领悟到你人格的伟大。冥思苦想,哪怕研习《韦达经》已多年,仍无法认识你是至尊人格神首。”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他的形体,本质或圣名,不是仅靠心智玄思,或谈论韦达经典可以理解的。真正的理解,必定来自奉献服务。以唱颂伟大的曼陀开始:哈瑞奎师那,哈瑞奎师那,奎师那奎师那,哈瑞哈瑞/哈瑞 茹阿玛,哈瑞茹阿玛,茹阿玛茹阿玛,哈瑞哈瑞——只有完全进入奎师那知觉后,始能理解至尊人格神首,非人格主义一派的非奉献者认为,奎师那的身体是由物质自然构成的,他的活动,形体,他的一切,全都是麻亚。这些非人格主义者就是那些以假象宗见称的人。他们哪里认识终极真理。
  第二十节清楚指出,“为欲念蒙住了双眼的,会皈依不同的半神人。”《博伽梵歌》承认,除了至尊主有自己的星体外,半神人也各有其不同的星体。如第二十三节所说,半神人的崇拜者的去向是不同的半神人星体,而主奎师那的奉献者则到奎师那楼卡星体去(Krsnaloka)。这已说得清清楚楚,可愚蠢的非人格主义者却仍坚持说主是没有形体的,这些形体都是强加的。稍微翻一翻《博伽梵歌》,难道半神人及其居所会象是非人格化的吗?很清楚,半神人也好,至尊人格神首奎师那也好,都不是非人格化的,而全都是人格的存在。圣主奎师那是至尊人格神首,有自己的星体,半神人也有半神人的星体。因此,一元论关于终极真理无形,其形体是强加上去的论调,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里明确断言,不是强加的。从《博伽梵歌》,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半神人与至尊主的形体同时存在。主奎师那是“sac-cid-annda”,是永恒快乐的知识。《韦达经》也证实了,至尊绝对真理“ananda-mayo’bhyasat”,本性充满喜乐,是无边无际的吉祥源泉。主在《博伽梵歌》中说,他是“aja”,不须诞生而自在,但仍会显现的。《博伽梵歌》中,我们应弄清楚这些事实。本着《博伽梵歌》所言,我们无法理解,至尊人格神首会是非人格化的;本着《博伽梵歌》所言,非人格化一元论的所谓强加理论也是错误的。本诗节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至尊绝对真理圣主奎师那,既有形体,又有人格。

  25.我从不向愚昧无知的人展示自己。对他们而言,我被我的内在能量所掩蔽,因此,他们并不知道我是非生无误的。
  要旨:或许有人会提出争辩,既然奎师那曾经在这个地球上出现过,而且能为人所见,为什么现在不向人们显现呢?实际上,他并不曾向每个人都显现过。当时,只有很少一些人明自,奎师那就是那至尊人格神。在库茹族的集会上奎师那被选为会主。西舒帕勒(Sisupala)不服,出言相难,而彼士摩则表示支持奎师那,并且当场宣布,他就是人格神。知道奎师那就是至尊者的,还有潘达瓦和少数其他几个人,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知道。他并不向非奉献者和凡夫俗子展现自己。所以,奎师那在《博伽梵歌》中说,除了他的纯粹奉献者,所有的人都把他看得和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他只向奉献者显示他是快乐之源。对其他人,对缺乏智慧的非奉献者,他却为自己的内在能量掩蔽着。
  琨缇在祈祷中说(《博伽瓦谭》1.8.19),主为“yogamaya”(瑜伽麻亚)的帷幕遮住了,因此,一般人无法悟透他。《伊首帕尼沙德》(曼陀15)中也证实了这层帷幕。奉献者这样祈祷:
  “圣主啊,你是整个宇宙的维系者,最高宗教原则就是为你做作奉献服务。祈求你也看顾我。你超然的形体被瑜伽麻亚(yoga-maya)所蔽,梵光(brahmajyoti)就是这内在能量的屏幕。这光灿哗哗眩目,阻隔了我的视域,求你恩慈地撤去,让我能得见你喜乐全知的永恒形体。”至尊人格神首喜乐全知的超然形体,被梵光的内在能量遮蔽,因此,智慧稍欠的非人格主义者无以得见至尊。
  还是在《圣典博伽瓦谭》(10.14.7)中,布茹阿玛有这样一首颂诗:“至尊人格神首啊!超灵啊!神秘的主啊!有谁能计量你的能力和你在这世上的逍遥时光呢?你不住地扩展你内在的能力,谁也不能理解你。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和才情卓越的学者,能分析尘世甚至星辰的原子结构,却算不出你的能力,尽管你在他们面前。”至尊人格神首圣主奎师那,不仅非生自在,而且无穷无尽。喜乐和知识就是他永恒的形体,无穷无尽的一切,都是他的能量。

  26.作为至尊人格神首,我知道过去、现在和将来。我认识所有生物,但我却无人能识。
  要旨:奎师那是人格的还是非人格的问题,这里说的很清楚了。倘若至尊人格神的形体奎师那,是麻亚,是非人格主义者把他认作的物质之躯,那他就会象生物一样,变化躯体,忘记过去的生命中的一切。以物质为躯体的人,无法想起前生的生命,不能预见来生,也不可能预言今生的结果;所以不知道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的事。若不能从物质污染中解脱出来,是不可能知道过去、现在、将来的。
  和一般人不一样,主奎师那明白他说,他完全知道过去发生的,现在正在发生着的,和将要发生的一切。我们在第四章已经看到,主奎师那仍然能记得数百万年以前,教诲太阳神维瓦斯万的事。奎师那也认识每一个生物,因为他以超灵的形体,存在于众生心里,尽管他以超灵存在于众生心中,也作为至尊人格神首存在着,然而,智慧稍欠的人,纵能觉悟到非人格化的梵,也无法认识到圣主奎师那是至高无上的人格存在。他的超然形体当然不会毁朽。他就好象太阳,麻亚就象云雾。在物质世界,有日月星辰,有叠叠云层。有时,云层可能暂时地遮住了天空的一切,但这只是有限的视觉所看到的。实际上,日月星辰还是日月星辰,并没有被遮住。同样,麻亚就象一片云,是遮不住至尊主的。对不聪明的一类人,主为内在的能量遮掩,不向他们显现。正如本章第三诗节所说,万人之中,或偶有一人追求人生的完善,完善者中,知道主奎师那是何人的,难有一人。即使通过觉悟非人格化的梵或区限化的超灵而达到完善境界,如果不在奎师那知觉中,也不可能理解至尊人格神首圣主奎师那。

  27.巴茹阿特的后裔,敌人的征服者啊!所有生物都生而受蒙蔽,被欲望和厌恨中产生的双重性所迷惑。

  要旨:生物真正的原本地位,是从属于纯粹的知识——至尊主的。人受蒙蔽,游离开这至纯至粹的知识,就受到虚幻能量的控制,不能认识至尊人格神。这虚幻的能量,就展示在欲望与嗔恨的双重性之中。怀着欲念和厌恨,愚妄者想与至尊主合而为一,嫉妒奎师那的至尊人格神地位。纯粹的奉献者,未受蒙蔽,也未受欲念和憎恨的污染,所以能明白凭内在能力显现的圣主奎师那;而那些受到双重性和无知蒙蔽的愚妄者,竟认为至尊人格神首是受造于物质能量的。这是何等的悲哀不幸。陷于荣辱苦乐,男女、好坏等等之中,认为“这是我的妻子;这是我的房子;我是这房子的主人;我是这妻子的丈夫。”这就是受蒙蔽者的征候。这就是双重性的蒙骗。那些受双重性蒙骗的是十足的愚昧,不可能认识至尊人格神首。

  28.今生前世,行事虔诚,彻底根绝了恶行的人,就不再受双重性的迷惑,而是坚定不移地为我服务。
  要旨:这节诗谈到了哪些人能晋升超然境界的问题。罪恶的人,不信神的人,愚蠢和欺诈的人,很难超出欲恨的双重性。只有用生命实践宗教原则,行为虔诚,征服了恶报的人,才会接受奉献服务,逐渐提升到至尊人格神首的纯粹知识层面。然后,就能逐渐进入神定,观想至尊人格神首了,这就是灵性层面的进程。在奎师那知觉中,与纯粹奉献者联谊,在联谊中,伟大的奉献者能救人于迷惑之中,这时,晋升就可能实现了。
  《圣典博伽瓦谭》(5.5.2)上说,真要想获得解脱,就必须服务奉献者。与物质主义者绞在一起,就是走在通向最黑暗的路上。所有主的奉献者,经过这地球,只是为使受条件限制的灵魂消除迷惑。非人格主义者不知道,忘记自己从属于至尊主的原本地位,触犯了神最大的法。如果不能回复到一己的原本地位,是不可能理解,也不能完全坚定地以爱心服务至尊人格神首的。

  29.智者在奉献服务之中托庇于我,努力追求解脱衰老死亡之苦。他们彻底懂得关于超然活动的一切,是真正的梵。
  要旨:生、老、病、死,能影响物质躯体,却不能对灵性躯体发生影响。灵性躯体是无生无死,无老无病的。真正解脱了的是那些获得灵性之躯,从事永恒的奉献服务,与至尊人格神首紧紧相连的人。“Ahambrahmasmi”:我是纯粹灵魂。生而为人,就应该明白,自己是“Brah-man”(灵魂)。灵性化的概念,如本节所描述,也在奉献腋务之中。纯粹的奉献者超然的处于梵的层面。懂得超然活动的一切。四种不纯粹的奉献者,为主作超然服务,会各得其所。完全奎师那知觉化了,至尊主会赐以恩慈,让他们也能真正地享受与至尊主灵性联谊的永恒喜乐。但是,半神人的崇拜者永远到不了至高无上星宿上的至尊主。就是觉悟了梵的并不怎么聪明的人,也到不了奎师那的至高星体哥楼卡·温达文(Goloka Vrndavana)。而只有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的,才真正有资格称为“梵”,他们孜孜以求的,其实就是要到达奎师那星宿。他们对奎师那毫无疑虑,已是事实上的“梵”了。崇拜主的形体,或仅为解脱物质束缚而观想主的,得蒙主的恩典,也会知道梵,adhibhuta(物质展示)等的涵意。这些,主在下一章自有解说。

  30.知觉全在我,知道我是至尊主,是掌管物质展示、半神人和祭祀方法的统辖原则,这样的人,临终时也能理解我,认识我。
  要旨:行为在奎师那知觉的人,永远不会偏离完整地理解至尊人格神的道路。在奎师那知觉的超然联谊中,人们会懂得,至尊主不仅是物质展示,而且还是半神人的统治者。有了超然的联谊,逐步逐步地,对至尊人格神首的信念就会无比坚定,临终时,这样一位有奎师那知觉的人,是怎么都忘不了奎师那的,会自然而然提升到至尊主的星宿——哥楼卡·温达文。
  第七章特别说明了,如何成为完全的奎师那知觉者。与奎师那知觉者联谊,是奎师那知觉的开始。这样的联谊是灵性的,使人直接与至尊主接触。得蒙主的恩典,就会明白,奎师那就是至尊人格神首。同时,也能真正理解生物的原本地位,弄清楚生物是怎样遗忘奎师那而受缚于物质活动之中的。在有益的联谊中,逐步培养奎师那知觉,能明白生物是由于忘记了奎师那,才受到物质自然规律的制约的。而且还会明白,人形是重获奎师那知觉的良机,应充分完全地利用,以求得至尊主无缘的恩慈。本章讨论的内容很多:有烦恼者,好奇者,谋财者,灵的知识,超灵的知识,生老病死的解脱,以及崇拜至尊主等。然而,实际晋升入奎师那知觉之中的人,不会在意种种途径。他们只是直接在奎师那知觉中活动,因此,实际上已恢复了他们的原本地位,做了主奎师那永恒的仆人。这种情形下,他们在纯粹的奉献服务中,聆听荣耀至尊主,快乐无比。他们深信,一切目标会尽在这奉献之中得到实现。这坚定不移的信念叫做“drdba-vrata”,这是超然的奉献服务奉爱瑜伽的开始。这是所有经典的定论。《博伽梵歌》第七章,正是这一信仰的要义。

巴克提维丹塔阐释《圣典博伽梵歌》第七章“关于绝对的知识”之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