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作者:许仁丽)
面对相同的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因为每个人的起点和感受力不同,她想要获得和追求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作为一名瑜伽初学者,有幸在瑜伽路上遇见了于伽老师,引领我拜读经典,为我答疑解惑,帮助我养成自律的习惯,培养我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老师推荐的每一本书,都应该用心去读,去思考,去反复体会,直到它成为我思想中的一部份。
在认真通读了一遍后,把认为触动到自己和需要学习的地方划出,第二遍用诵读的方式把划出部份重读了一遍,并再次精选出我自己认为的重点。第三遍时,把重点部分收入我的《涂书笔记》。才安心合上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艾扬格在欧洲各国的演讲结集,从瑜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到对应身心灵的哲理思考,书中谈到家庭、爱与性、健康与疗愈、冥想以及死亡,将瑜伽与人生,做了完整的引导与融合,更对瑜伽教学者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瑜伽之树》对我来说,是我探索瑜伽这门整体学问的指南,在这本书中,艾扬格大师没有具体在某一个体式上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他却告诉我们瑜伽习练的原则和大的方向,让我们学会在教学和习练中学会思考和总结。
瑜伽学习之路没有尽头,你只需要在路上尽情的奔跑,这个过程,已经足够充满喜悦。
此刻,我充满感恩之心,因为在生命中,遇见了瑜伽,遇见了于伽老师,遇见了努力好学,一起成长的伽人们,遇见了艾扬格大师和他的经典著作,相信还有更多惊喜等待着我,每一次与书相伴的时刻都充满着幸福感,期待下个月老师的新书推荐。
同时,也把本书中触动我的一些经典语言分享给大家:
•瑜伽科学帮助我们把身体当成神殿似的维护,使它和灵魂一样洁净。
•"ha"是“太阳” ,指的是我们的灵魂,"tha"是月亮的意思,指的是我们的意识。
•通过控制呼吸,就控制了意识;通过控制意识,就规律了呼吸。
•无拘无束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只有有纪律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孩子的心在当下、不会跑到过去、飘到未来,成人的心总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飘荡,永远不在当下。
•集中在一个点上是专注;同时集中在所有的点上是禅定。专注有一个焦点,禅定则无焦点。这就是秘诀所在。
•最弱的部位是动作的根源。
•所有的瑜伽姿势都有两个要素:方向感和重心。如果某些肌肉过度伸展,重心也就改变了。
•我们做某个瑜伽姿势时,在努力做出外在姿势时,要清楚这个姿势的内在动作。
•姿势有两种层面:一是“做姿势” ,一是“反思姿势”。“反思姿势”是指反省、思考做出来的姿势,重新思考以及重新调整姿势,使得四肢和身体依适当的顺序安置在位置上,并且感觉安适、舒缓,心能体验到骨骼、关节、肌肉、纤维、细胞的宁静与安稳。
•你得学着让头脑当客人,身体当主人。这是瑜伽教导我们的第一个功课。学会了这一点,瑜伽的效果就非常快。
•心在哪儿,呼吸就在哪儿!呼吸在哪儿,心就在哪。
•诚实,不需要智力过人;不诚实,反倒需要处心积虑发挥头脑。生命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而变得复杂。真理却是单纯的,所以生命可以变得单纯。把复杂的心回归单纯,是瑜伽的目标,而单纯来自修习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