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部漫记(2)

标签:
带着瑜伽去旅行 |
分类: 带着瑜伽去旅行 |
印度北部漫记(2)加尔各达
因为印度的时间与新加坡有二个半小时的时差,我还没有倒过来,所以早早地就起来了。早晨的街道宁静而清新。
早晨我到了市场,市场很热闹,什么都有卖的。在菜市场买了10卢比的西红柿和20卢比的香蕉。印度的香蕉可以单个卖,5卢比一个。西红柿的味道很正。
早晨在市场边进入一家餐厅吃早餐:米饭一份、抛饼(茶帕比)一个、另外一个油炸饼(扑里)一个、豆腐土豆荷兰豆炖菜一份,共25卢比,约3元人民币。
吃完早餐,买份印度英文版报纸,The Times of India,4卢比。今天的The Times of India有个中国与印度的对比,说两个国家都是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然后是近些年两国发展的一些经济指标对比,显然中国占了上风。但印度的报纸能以事实做报道,这值得我国新闻机构学习。
在印度大城市,都有外国人的专门售票的地方,不用和当地人挤。原来老外都会受优待,不只在中国。进门买票时会给你发个号,填好后就等着叫号了。去年在新德里火车站买票是排座位,大家坐着,随着前面人的移动而移动自己的座位。
等待了大约半个小时,叫到了我的号码。一会儿就买到了明晚去Bodhgaya(菩提迦耶)的火车票。二等坐,卧铺,晚上20:35出发,第二天04:55到,需运行八个半小时,票价是235卢比,约30元人民币。另外,印度火车有150年的历史,而且一直是实名制。
买完票后,就在大街上溜达。来到加尔各达了知道,这个城市在英国殖民时代是印度的首都,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后来因历史的原因才被孟买超过。在加尔各达的大街小巷,19世纪的建筑比比皆是,转眼间200多年过去了。
加尔各达(Kolkat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在英国殖民地时期,从1772年直到1911年的一百四十年间,加尔各达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在这期间,该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保存有大量当时遗留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
在路上,发现了一种水果,这种水果小时候吃过,我们当地叫"姑娘"。今天在印度发现的"姑娘"个头有点大,有点丰满。10卢比一小把,买了20卢比。尝了一下这里的"姑娘",酸中带甜,酸甜适口。给卖家拍照,大男人竟不好意思起来。
走累了,就在路边喝茶。印度当地常用的土陶,主要用来喝茶。土陶是一次性的,用完既摔碎。也许是这土陶太便宜了吧,便宜到无需使用第二次。这样也好,比较干净!谁说印度人不讲卫生埋汰啊,这简直是在埋汰印度人!
早晨的街道
早晨的菜市场
早餐
The Times of India
有轨电车
等待买票
去Bodhgaya(菩提迦耶)的火车票
街道
叫"姑娘"的水果
喝茶用的土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