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王志成教授的讲座 整理

(2011-02-22 16:17:41)
标签:

转载

分类: 博文观止:瑜伽文摘

瑜伽演讲内容记录

时间:2011-2-19

地点:杭州阿南达瑜伽馆

演讲者:王志成

记录者:刘瑞青

 生平及研究历程:

1986在杭州大学学习哲学(本科),1990年在杭州大学攻读古代希腊哲学(硕士),1993年在杭州大学攻读当代宗教哲学(博士),自1994年开始学术研究,从事翻译、写作。1993年最早接触巴克提瑜伽即奉爱瑜伽,学习《薄伽梵歌》。但是,我并非以修行者而是以学者的身份学习。应一位英国教授之邀翻译辨喜的著作,出版第一本瑜伽著作《瑜伽之路》,该书介绍了各个瑜伽支派的思想,知识性很强,目前正由浙大出版社再版。之后开始有意识地关注瑜伽,阅读相关书籍,尤其关注吠檀多哲学,做了许多翻译、注释的工作。《智慧瑜伽》(原书名《自我知识》),原文只有商羯罗大师的68句话,经翻译、注释为如今这本书。之前,翻译了《瑜伽经》(即《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该书相对容易理解,值得一再阅读。该书注释者之一与中国早有因缘。之后翻译了《冥想的力量》,该书相对专业,比较难读。至今已经翻译五本瑜伽著作。如今正在翻译《哈他瑜伽之光》,该书提供系统的体式、调息、身印之法。另外,与人合作翻译《瓦希斯塔瑜伽》,该书是对瑜伽思想的体系化阐发,有很多的瑜伽故事和思想解释。

瑜伽能给生活带来什么:

如今重读之前翻译的书,有不少新的感受和体会。经典需要不断阅读。《瑜伽经》之类的经典,在第一遍阅读时会深受启发,但收获还是很有限,如同一次次进入房间,房间越来越大,其中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多次阅读经典,经典所带来的空间会扩大,但空间的边界不可知。瑜伽的空间本身没有限定,会随着心意的扩展而扩展。正如与人交往愈深,相互的空间会扩大,彼此的空间会融合,彼此的动作、表情会变得富有意蕴。通过修炼瑜伽,人的感知系统会受到影响,身心发生变化。例如瑜伽修行可以使视觉发生变化,心意发生转变后,原本灰暗的世界会变得光亮。试想眼睛不能再睁开,经过一番挣扎后,再度睁开时世界会变得美好。味觉也可发生类似的改变,有人喜欢吃荤,经过瑜伽修炼后,会偏爱素食,对相位食品的味觉感知会发生变化。人并不知道自身的感知系统有多复杂,事实上感知系统受到心意的影响,心意扩展,感知扩大,且更细微。瑜伽能使五感发生改变。如今的生活节奏往往过快,但瑜伽可以让人的节奏慢下来,并使人向内观看,使人回到自身,发掘自身无限丰富的内涵。人往往遗忘自己,为外在之物所束缚,从而感到生活的艰难,总陷入二元对峙的世界里。有瑜伽精神的人看世界会不同。

瑜伽传统与中国:

瑜伽源自印度,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有可能成为瑜伽的中心,喜马拉雅山是瑜伽的圣地。有人认为,喜马拉雅山南北都有很多人在修炼瑜伽,认为藏传密宗也是瑜伽。密宗事实上融合了佛教和印度传统。人们更关心的是,喜马拉雅山上的瑜伽与我们所接触到的瑜伽有何关系?中国似乎也有瑜伽传统,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的导引术就是一种瑜伽。瑜伽在印度的历史久远,但具体时间是很难确定的。而瑜伽练习者更关心瑜伽能带来什么、如何修炼等问题。然而,我们仍有必要对传统做大致的介绍。瑜伽有四大传统,我们所理解的体式瑜伽(哈达瑜伽)并非瑜伽的全部。

瑜伽是什么

Yoga,原意是联结,也可以理解为中文中的“相印”。联结,可以与各种各样的对象联结,人、物都可成为瑜伽的联结对象。印度传统认为最高级的联结是人与神的联结,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可以理解为天人合一,气功正是以此为目标。人与神的联结,换言之,个体与更高的自我或称至上者的联结,是印度传统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但一般人难以达到,于是有了不同境界的联结:修炼奉爱瑜伽者可以与人格神联结,如黑天、卡利女神,后者为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所信奉,辨喜倾向于和梵联结。老子强调人与道的联结,但一般的道家修炼者并非与道联结,而是更倾向于与天上的诸神联结。基督教是与耶稣基督联结,耶稣基督可以成为冥想、祈祷的对象。根据一些瑜伽师的理解,可以把耶稣视作瑜伽师。不同传统对导师有不同的称呼,西藏成为上师,印度称为古鲁。唯物论者同样可以与自然联结,进入人与自然融洽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有一景点名为天人合一,从一个角度看,海平面与这个人造小湖相平,人在其中则有天人合一之感。天人合一可以被人为创造出来,假山就是一种人为的努力。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应当通过心意的修炼由人为的、物质的上升到体验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应被固定在某个地方,而应去体验、去创造。

不同种类的瑜伽:

行动(kama)瑜伽:有人认为甘地是其代表,但甘地同样有很好的禅定功夫,可以在短暂的睡眠中快速恢复体力,所以甘地并非单一瑜伽的修炼者,他也修炼胜王瑜伽。他的母亲给他一个曼陀罗,至死仍在念诵,对其影响非常之大。对曼陀罗的念诵可以改变人的心意。尽管甘地亦有唱诵的修行,但以行动瑜伽为主。

胜王瑜伽:许多瑜伽师、大家熟悉的张惠兰的合作者柏忠言,他们的胜王瑜伽都修炼得很好,但对一般人而言,胜王瑜伽的修炼有难度且有危险。《瑜伽经》以胜王瑜伽为主,根本在于调整人的能量,调服人的心意。每个人都是能量中心,在我们的生殖轮潜伏着能量(kundalini能量),一般人没有开发,但开发出来将不易控制,会有危险,需要导师帮助调服。七轮如能打通,生命的能量也就打通了。罗摩克里希那一再强调七轮的打通。念诵和曼陀罗也可以帮助打通脉轮。但并非一打就通,人之间有差异。生命系统如任督二脉本来是通的,但不同人程度不同,所谓的打通不过是一种特别强烈的体验,并非每人都适合此类修行。

哈他瑜伽:强调体势,以身体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哈他瑜伽系统很多,甚至有太极与哈他瑜伽融合的系统。哈他瑜伽很容易通过改变形式发展出不同的系统。

智慧瑜伽:认为人通过思维和意识可以进入与梵相融的境界。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今人往往关心眼前易变之物,因而会有得失以及相应的苦乐,瑜伽修行可以达到对得失等种种二元对立的不执、超越,打破对其的依附。人一旦依附于物,则会为物所控制,人与物的主从关系被颠倒。如今社会的主流结构是以物为中心,心意围绕着物必然不得安宁。瑜伽可以帮助人摆脱这样的心意状态,达到detachment,原意山体滑落,在哲学中意味着不依附,不执著。整个佛教的核心精神同样在此,佛被认为是没有烦恼的普通人。瑜伽是调伏心意的艺术,放在佛教来谈则是成佛之道。

虔信(奉爱)瑜伽:各个信仰传统的念诵与虔信的仪式都可被视为泛化意义上的瑜伽修行,瑜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融合诸传统。

我本人对瑜伽修行的态度倾向于从整体上综合修习不同种类的瑜伽,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瑜伽种类,可以在修炼哈他瑜伽的同时也修炼其它瑜伽,彼此之间并不矛盾。从瑜伽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交融。比如,耶稣语录《多马福音》可以看作是一种智慧瑜伽,或智慧瑜伽师的语录。

我相信,中国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的瑜伽中心,并愿杭州成为瑜伽之都。杭州有很多的条件成为瑜伽之都。杭州的山水风景、历史文化积淀使之在全球化时代具备优良的瑜伽文化普及条件。

互动提问环节

问:杭州叫瑜伽之都好还是瑜伽基地好?

答:杭州已有一些人有了推动瑜伽发展的意识。

问:您们的《瑜伽经》是从哪种语言翻译过来?

答:我们翻译的瑜伽经,有梵文原文,有中文翻译,但我们的中文翻译是根据权威的英文翻译翻译过来的。

问:能否介绍一下瑜伽从上到下的体系,从最顶端的智慧到与生活的结合。

答:正在译的一本书,原文两百多万字,恰恰针对这一问题,能想到的问题都回答了,没想到了也回答了,书中罗摩王子提出了许多想不通的问题,都得到了回答。

问:如何看待性?一种态度是把性作为满足欲望的工具,另一种则完全拒斥性活动,两种都过于极端,印度传统正宗如何看待性能量?如何提高生活品质?

答;印度改革宗在印度影响很大,吠檀多是印度的国家哲学,它们对性的态度是折中的。如辨喜传统中的人可以吃鱼,这种规定也没有理由,仅仅来自师承。对最核心的修行者到对外围信众的要求不同。既不能拒斥,也不能过分沉溺。从七轮的角度来讲,性的能量应该被利用起来。

问:甘地认为食欲与性欲正相关,是否有道理。

答:食欲与性欲确实没有矛盾,一般而言确有此联系。有的食品吃多了,确实会提高性欲,有的食品吃多了,可以减少性欲。

问:中国讲究阴阳平衡,而瑜伽修行中有完全禁欲的要求,老师对哪一种更认同?

答:印度同样有强调阴阳平衡的传统。曾有一个故事,丈夫要苦修,妻子将之说服。夫妻若有好的理论指导,则双方都会有收益,性欲可以提升。性能量本身是昆达里尼能量的一种具化,通过能量的提升,其表现会不同。在七轮瑜伽中,第二轮,生殖轮,就是要求强调阴阳平衡的。又如第四轮,就是心轮,它的相关要素是:空;感觉是:触觉;象征:12瓣莲花;基本原则是:奉献,爱,自我放弃。

问:为什么有的人能量上行有的人能量下行?

答:外部的影响很多,如儿童从小接受的外部添加的激素导致发育过早。或许,外在生理刺激、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观念的接受都会影响能量的流动方向和特征。

问:《冥想的力量》一书能否自学?

答:最好从简单的做起,需要导师讲解和指导。作为参考书看,当然很好。

问:佛教提倡不杀生,瑜伽在这一问题上持何态度?

答:曾学生写有相关文章,似乎有特色的一种解释,见我博客。杀生其实是不可避免的。人每天都在杀生,烧水也会杀死微生物,这属于无意杀生,另有有意杀生,前者是普遍的。具体的可以看我的博客,我写过若干相关文章。

问:荤素如何调节?

答:注意平衡,保证身体能量的供给。

问:修习其他瑜伽支派的人会否对哈他瑜伽产生兴趣?

答:会的,例如当身体疲劳时会求助于相应的体式。

问:瑜伽在中国的发展将主要是在哪个方面?

答:整体发展。语言的隔阂不是问题,佛教进入中国也没有受到语言不同的阻隔。

问:香薰、精油与哈他瑜伽的配合是否合适?

答:今日并未涉及瑜伽应用学。如今有孕妇瑜伽、办公室瑜伽,适合特定人群,从原有瑜伽衍生出来。你说到的,我觉得没有不合适。

问:瑜伽是否是一种信仰?

答:虔信瑜伽很容易发展成一种信仰,是个人向神的奉爱。但作为瑜伽本身,它并非是宗教。然而,宗教似乎都可以使用瑜伽。而无神论者、怀疑论者也可以练习瑜伽。

问:其他信仰有特定场地,瑜伽是否有相应场地?

答:在印度有道院。在中国有各种瑜伽馆,也可以户外锻炼。作为个人,可以在家里,在许多地方锻炼瑜伽。

问:瑜伽与印度教是何关系?

答:非常密切,事实上对印度人而言不存在印度教,印度教一词是近代西方叠加在印度文化和信仰之上的名称。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词。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