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伽读博笔记(30)

(2008-12-23 09:44:47)
标签:

瑜伽

分类: 博文观止:瑜伽文摘

152、怎样才是正确的三角式?(转载自《瑜伽》) 

于伽读博笔记(30)
Trikonasana   ******** pose
(一)
不同体系的瑜伽导师在教授同一个体式时会以不同的方式,三角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可能会问,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以下是五种瑜伽体系的导师对于三角式的诠释以及对比。
  如果你已经参加了瑜伽的学习并且上过了不同老师的课程,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任何的瑜伽体式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介入,练习。不同的瑜伽学校,不同的老师,甚至是同一个老师在不同的课程上,不同的一天-------会以不同的方法教授同一个体式。一些教授会很直接,坦率,有些则会很难理解,神秘,甚至有些会是完全矛盾的。
  在三角式的教学中这种现象尤其突出。你可能认为三角式是相当简单的一个体式。毕竟它在Iyengar体系中是最先推荐练习的一个体式;在Ashtanga体系中也排在初级序列中;它也是Sivananda体系和热瑜伽的基础体式里的一个--------尽管在各个体系中的三角式是很不相同的。
你肯定很迷惑:到底我们的双腿是应该分开4-5英尺还是你自己腿长的宽度,或者是更窄些呢?后面的脚是内扣10-15度还是垂直于前脚?是收紧臀部还是伸展腹部,或者是两者同时?旋转大腿的肌肉向外,仍然要保持腹股沟深部向后收?前腿臀部是向尾骨收还是伸展尾骨?骨盆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被什么所支持?啊!!!你肯定在想我的身体怎么了,他还受我支配吗?谁来帮帮忙呀?
不同的教学足以迷惑任何人。但是是否有一些一致的原则贯穿在这些细节当中呢?这些不同的方法是不是都是为了同一个最终的目的呢?是不是还有很多的说法并不适合用在三角式的名下呢?我们所关注的这些身体上的细节和瑜伽体式练习所提供的深层的益处------力量的增长,柔韧的增加,放松肌肉和骨骼系统,提高内脏的功能,更加的平和宁静,体验到和谐和自由(这是瑜伽最意义深远的承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走访了五种瑜伽体系的导师。Iyengar;the vinyasa(flowing)Ashtanga of Pattabhi Jois;Kripalu yoga;Sivananda yoga;and the “Hot Yoga”method taught by Bikram Choudhury.我们请教了他们,他们是如何教授三角式的------为什么这样教?这个体式的关键是什么?益处是什么?
(二)                    
Iyengar yoga
“在Iyengar yoga 练习时,我们从基本的姿势开始”洛杉矶Iyengar yoga 学院的主管Leslie Peters说。“双脚在一条线上,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要点,山式站立,跳或走到两脚分开4-5英尺,右脚向右90度转动,左脚略向内收。右脚的脚跟正对着左脚的脚弓中央。”
“另外,将后脚的脚跟外侧压向地面,前脚的大大脚趾抓住地面,在这些基础上你便可以开始继续关注其他方面了。”
Iyengar yoga 是因着它在细节上的关注,动作的精准,一步一步地指导而著名的(在练习中,还使用了大量的辅助设备来使体式更加的精准,无论身体虚弱的,柔韧性差的都可以借助这些设施逐渐开始练习)
继续让身体向上,他强调说“将右腿外侧的肌肉提起来并且向外翻卷同时提起左腿内侧的肌肉向尾骨方向。”
以上两位老师都指出保持正确的骨盆位置在做三角式时是很难的。“头的后侧,背后的肋骨,臀部,尤其是前面腿的臀部,应该在一个平面上,”Peters 解释说“前腿连接的臀部有向后凸的趋势,所以在做体式是要刻意用力的保持向前,而在你做这个努力时后腿连接的臀部又有向前的趋势,所以,你要做好平衡力量的工作。必须保持尾骨垂直于地面。”
腿和骨盆的正确位置是做好这个体式的前提:躯干伸展向前尽量平行于地面;右手平放地面或是小腿上(根据你自己的柔韧性),左手臂伸直向天空,肩胛骨向后,放松颈部和肩部,头部转动向上看着左手大拇指。
所有这些细节的重点是-----不仅仅是在三角式中,而是在所有站立的体式中------使脊柱拉长。除了所有的以上所说的目标,三角式在Iyengar yoga 里和最基本的一些原则紧密连接。“动作是简单的,”Schumacher 指出,“然而它是如此的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体式应该注意的要点。尤其在腿的练习上,这个体式还可以平衡神经系统,加强腹部的血液循环,调整横隔膜,打开整个胸廓,为调息做一个很好的准备。
Peters说“当Iyengar先生被问到他为什么那么关注体式的细节时,他常会反问‘当你坐在椅子上时,是什么在坐呢?是你的身体,思想还是灵魂?’”这问题常会一起一阵笑声-----但是,Peters强调说,“这不是说我们真的会用精神去做动作,而是你的意图决定着你的练习结果。瑜伽的目的不是使你的身体打成各种不同的结而是用你的身体去洁净和观察你自己,开始于你可以看见的,比如说在三角式中你的腿的位置------接下来去体验你所看不到的------你的呼吸和思想的变化。
(三)
Ashtanga Yoga 里的三角式和Iyengar yoga里的在基本的样式和开始收回时基本一致,同时亦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具有挑战的方面。
“经典的Ashtanga yoga 三角式,身体侧弯后,伸手抓住你的前脚的大脚趾,”John Berlinsky,加利福尼亚的Ashtanga Yoga 老师说。“双脚的距离比Iyengar yoga 近,前脚的脚踝垂直在肩膀下方,后脚90度于前脚,而不是稍内收。”
“但是我认为‘最终的’体式的样式------任何的Ashtanga体式的最终的姿势-------就像是很多事情一样已经被发展和进化了。所以阐释每个体式的方式也是很开放的,你可以去和五个老师探讨,他们都会给你不同的回答。有些老师会说'你只要抓着你的大脚趾抬头看上面的大拇指,体式就会逐渐为你做到细节的.’这是很合理的方式,而且很管用;体式的进步来自于它本身的练习,来自于尝试认识和打破身体固有的习惯,而不是听别人说在练习三角式时,你应该这样或那样等等。”
Berlinsky 的教学策略是渐进式的。对于身体比较僵硬的和开始的学生,他建议对于一些体式和跳跃动作加以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个人,让体式更加容易接受。
“很重要的是每一个体式在Ashtanga yoga 体系里都只是一部分,”他指出。“在Ashtanga yoga 里三角式的两脚距离相对的窄些,这样可能对于前腿的内侧伸拉不会达到尽可能的长,但是接下来的站立的体式序列补充了这一点。两脚较窄的距离可以使前腿连接的髋关节向后侧打地更加开一些。”他说明了髋关节的这种转动,作为贯穿整个Ashtanga Yoga 初级序列的主题,在一些冥想体式里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莲花坐。
Berlinsky还强调了其他组成部分在Ashtanga Yoga整个串联体式练习在里的重要性。包括意守,收束法,喉呼吸。“收束法帮助身体打好基础,伸展脊柱向上,引导呼吸向上,使上背部也有向后弯的可能性不仅仅是低位的肋骨处后弯。,”他说再加上喉呼吸作为标尺,你会发现身体的展开有多好!“如果呼吸是短促的,没有节奏的,你知道你的身体在做体式时肯定是没有被展开的,如果你真的集中注意力关注你的呼吸并且在呼吸中移动,它将带给你的身体意义深远的影响。但是呼吸或许是我们最最固有的习惯,并且很难去认识到它,而且也很难去改变它。”
著名的Ashtange Yoga 老师Richard Freeman也表示同意Berlinsky 所强调的会阴收束和收腹收束在三角式的练习中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Freeman指出,在三角式中,收束需要用动作来完成-----延长尾骨至骨盆基底,保持耻骨联合向后至骨盆基底——这就需要腿部和臀部的适当的调整。
“三角式教会你如何去处理你的腿和骨盆,脊柱的关系,”Freeman说“他教会如何你准确地打好身体的基础,如何处理脚跟与脚趾,脚的内侧外缘的用力关系,腿的内旋和外旋,如何打开下背部和胸部;如何熟练的操纵脊柱。它是最重要的站姿之一。它为你做其他的体式练习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
 

152、阴瑜伽于伽读博笔记(30) 阿虚阑之瑜伽

 

于伽读博笔记(30)于伽读博笔记(30)于伽读博笔记(30)

 

152、瑜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瑜伽不仅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一种科学的健身运动,更重要的是瑜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使你在不知不知中习惯了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一种有益于身心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原来瑜伽就在我们身边。

    瑜伽的体位练习,是一种深入的伸展运动,通过缓慢协调的大幅度伸展与收缩,有效刺激人体的肌肉、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使身体内的废物毒素排除体外。持续的练习更能增强身体柔韧性,使身体线条变得修长匀称,增强肢体的灵敏度。而通过呼吸、冥想的练习,可以安静神经,平和心态,使人胸襟开阔,冷静沉着,处变不惊。
    练习瑜伽并不仅仅是每天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体位的训练或冥想,瑜伽的思想将贯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练习瑜伽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对于食物的需求有了变化,辛辣、油腻的食物逐渐被清淡而又新鲜的食物所代替;细嚼慢咽做到用心细细品尝食物的味道;不再选择将吃剩下的饭打包而是刚刚吃到八成饱,常吃新鲜的食物;喝清水代替碳酸饮料;每天都能有规律地清除掉体内垃圾和毒素;上、下班的途中,无论是坐公车还是开车,有机会就转动一下头颈,轻轻地耸耸肩膀;在拥挤的地铁中能自如均匀地腹式呼吸,沉浸在自己的瑜伽世界当中;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运用瑜伽姿势——直角式洗脸、猫式擦地板,晚上睡觉之前调一会儿吸,清理经络调吸,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和紧张的情绪;在长途的旅行当中,不自觉地盘上双腿或者跪坐在座位上,缓解了双腿浮肿的情况……    
     瑜伽带给我们的益处的确非常大,要“品尝”它美妙的“味道”,惟一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恒地正确练习。要把瑜伽融入生活,不仅仅是上瑜伽课时才兴致勃勃,也许你的工作很繁忙,早上甚至来不及安稳地坐下吃早餐,或工作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也许你每天长时间地开车或伏案工作,头晕腰酸,身心疲惫;也许你每天心事重重,根本无暇静下心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窗外的美景……请每天抽出15分钟给你自己,这15分钟只属于你自己,选择你喜欢的姿势盘坐下来,慢慢地闭上双眼,静静地去数呼吸……    
    瑜伽的魅力也就在于这里,它使你觉得练习瑜伽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为别的,仅此而已!

转载自:http://http://www.yujiajoga.com/

 

153、谈防治瑜伽练习中的损伤 于伽读博笔记(30) 无迹

    我们经常看到因瑜伽锻炼不当造成的造成肌肉、韧带拉伤、关节错位,严重者还损伤到脊柱神经。不少人以此为据认为瑜伽对身体伤害非常大,这是个“美丽的谎言”。

 

    就我本人在瑜伽练习近4年的经验中,自身体会和耳闻目睹一些人因为过度追求体位的难度,尤其是过量练习后屈体位,才会引起损伤。因此出现的损伤不在瑜伽本身,是人们不正确的练习方法和不科学的教授方法造就了这些损伤的频频出现。


    瑜伽是梵文“YOGA”译音,有“结合”、“连接”的意思,它的含义是把思想和肉体结合至最佳状态,把生命和大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境界。通俗地讲,瑜伽是从体位着手,通过对身体稳定性、一致性的调整,打开呼吸能量的通道,进入呼吸控制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身、心、灵统一结合,最终进入冥想的状态做好准备。瑜伽在5000多年的传播历史中,先人通过自我的苦修达到身、心、灵上统一,顺应了人的自然生理结构,与当今西医的生理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不谋而合,发展到如今,瑜伽更注重将练习与前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瑜伽运动更安全,有效地达到身心平衡的目的。

 

    瑜伽产生损伤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第一是关节的损伤。在目前的瑜伽练习当中,很多人不注意热身练习,直接做超出自身能力的高难动作,大幅度活动每个关节,这样做的结果会加速关节的退行性老化,造成关节的磨损和疼痛。所以通过瑜伽体位,练习训练包裹在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耐受力才更为重要。减少磨损最好的方法是激活关节周围的肌肉,让肌肉带动关节运动,而不是关节本身的运动。动作越缓慢和细微,这个时候才越能感受到关节周围那些很少用到的肌群的变化。  

   

    第二是肌肉和韧带的拉伤。社会上另一误区是认为瑜伽是锻炼柔韧性的练习,让身体变得柔软,能完成难度很高的体位成了他们练习追求的目的。其实高难度动作极易导致肌肉和韧带损伤,因为从肌肉的特性来说,肌纤维的长度和宽度是一定的,肌肉的伸展应该来自于伸和展两个方面,只有伸和展这两个方面平衡,才可以体现肌肉即具有力量又具有弹性的特点。但是一味的追求拉长,结果就如拉橡皮筋一样,拉长到一定程度,橡皮筋就会断裂,这就是产生肌肉和韧带拉伤的直接原因。

 

    从教练本身来看,无论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或优秀的运动员,他们本身学过一些运动知识,可以说他们是很好的瑜伽锻炼者,但并不一定是很好的瑜伽教练。而速成的瑜珈教练,自己本身就没有按瑜伽的理念顺应自然,而是硬把自己强拉成柔软状,她们是害人害己。目前瑜伽教练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是,他们自身可以完成一定难度的动作,在教授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我能做,你也能做”,但实际上每个人的营养状态、身体素质等都不一样。这也就很容易产生问题。对于瑜伽运动,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其实很多是“表演”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瑜伽,其中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大多数人是没法达到的,瑜伽大师能做高难动作,他们都是自小练习瑜伽,有很好的基础,在动作中他们能做到身心平衡。而我们平常人在瑜伽锻炼过程中,过度使用关节、非正常用力等等都极有可能造成肌肉和韧带的拉伤。

 

    后屈的体式一定要建立腿部稳固的向脊柱方向向上支撑的基础上,这样可以激活脊柱两侧的肌肉群,然后通过不断地提升胸腔,最大限度地打开双肩形成的后屈动作才会安全。这样可以将后屈时对脊柱椎间产生压力有效的分散,否则很容易让椎间压力过大,积压椎盘,造成伤害。比如瑜伽中的骆驼式就是后屈体位,如果过度锻炼骆驼式,会引起环韧带往里打折,进而损伤到颈椎,在医学上叫过伸性损伤。经常看见年纪较大或没有运动史的人,不顾自身的条件,硬盘双莲花式,使膝、髋关节及周围肌肉产生过渡拉伸,对髋关节和膝关节损伤很大。又如过度的前屈弯腰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前屈体位是调整腿部和躯干作为一个整体的伸展性。人的身体有正面、背面和侧面,判断前屈体位是否做得正确的条件就是身体的正面、背面和侧面都能均衡的伸展。如果仅仅是后侧的伸展,就会过渡拉伸后侧的肌肉,造成肌肉劳损。再有做肩倒立,颈肩成90度,这时人整个身体的重量对颈椎的压力很大,容易造成颈椎关节错位,甚至颈椎间盘突出。

 

    那我们如何避免这些损伤呢?首先是瑜伽教练应“因材施教”,其次是每个瑜伽练习者在进行瑜伽之前,应当有适当的热身运动,不强求做高难度的动作,量力而为。因为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不一样,所能达到动作难度也大不相同,锻炼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练,用现代医学理论解读瑜伽。中医学讲“筋”要好,而瑜伽在运动过程中就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伸展性、伸缩能力。对于特殊的锻炼者,如年龄较大、本身关节有问题的人,更需要注意,不可急功近利。


    在练习体位之前先要做调息,让大脑和全身安静、平和下来。大脑放松,全身也就容易放松了。再做热身,目的是使全身的肌肉、筋腱、关节打开,不使身体受伤,尤其是早上,经过一晚上睡眠,全身很僵硬,这时马上做体位,最容易被拉伤。体位之后是放松休息术,不要低于15分钟。放松休息术是瑜伽中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体位,因为身体容易放松而大脑不易放松,一定不要轻视它,放松休息术是将之前做体位接受的能量和元气平缓地输送到四肢及神经未梢。做好15分钟放松休息术,等于2-3个小时的深度睡眠。


    时刻记住:“瑜伽不是表演,不是竞技。”瑜伽是对内求,是去找真正的自我,掌握这些之后,你就不会去求外在的体位漂亮,不去注重音乐,不会去刻意地求结果,你会去享受练习的过程。就不会伤害你自己!

         于伽读博笔记(30)

 

支持请连投四票于伽读博笔记(30) + 于伽读博笔记(30) + + 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