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瑜伽一场游戏
——《于伽的教练手记》之六十
半个月前曾在长安大戏院看了一场新编京剧《则天大帝》,当时没注意到中体倍力长安店就在长安戏院的底层。今天约了瑜友小陈,也终于和小陈同学成了同学,一起上了林敏老师二节连上的100分钟的瑜伽课。
上林敏老师的课很轻松,也很愉快,她要大家以游戏的心态来练瑜伽。她说:“把瑜伽变成一种游戏,它就更容易被推广给大多数人。”
她的这句话我感触很多。由于大家对瑜伽的理解不同,所以在瑜伽的教学上也有很多差异。有的人上课非常严肃,虔诚的近似宗教;有的人上课也唯印度瑜伽体系唯尊,严谨的近似固步自封。记得张惠兰在她的书里一再强调,瑜伽是世界的,不是一个国家的。也许去宗教化、去区域化的瑜伽才能得更好的推广。同样,把轻松与愉快注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瑜伽,让它焕发青春,不失为聪明的选择。
上林敏老师的课还感觉她的课程安排体式都很简单大方。林老师曾说过:“我相信简单的东西最好。因为一旦简单,修习者就有自信去学会,就能坚持。”瑜伽在中国的男性当中没有推广开,其中一个原因是瑜伽对外界展示的体式都是高难度的,而不是简单的,让人望而怯步。她上课的体式虽然简单,但要反复做,强度够大。正如她说的,“几分钟之内,你就能出很多汗,但练习告一段落的时候,你又会感到很舒服。”
林敏老师的课程设计里,你会发现在传统哈他瑜伽的基础上,她注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做为Adidas 公司签约资深教练的她,2006年曾编排课程
adilibria(身心平衡课程)在亚太区受到好评。她的adilibria融合了瑜伽、平衡术、现代芭蕾、脊椎指压术等多种元素,动和静的完美结合使整套动作浑然天成。这套课程动作简单、有效而又优美,以瑜伽为基础,尤其是其借鉴了节奏瑜伽中使练习者身心放松的理论和技巧。今年她又推出了太极瑜伽课程,让学员有绵延不断一气呵成的感觉。
林敏老师能有这么多的创新,与她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分不开的。她最开始为了学习瑜伽而辞职到北京来学英语,因为当时她能接触到的瑜伽书籍都是英语的。后来师从多位老师并研习瑜伽,多次前往印度等世界各地深造。近几年来华进行瑜伽培训的祖宾、Dawid
Sweson、Sarah
Power大师的培训课堂上,你也总会看到她的身影。所以她的瑜伽创新都是来源于她不断的学习与积累。同时她的创新还注重学员的感受。她说:“每一个动作,我都让我的老学员先行尝试,他们觉得舒服的,我就放进去;他们觉得太吃力,我就去掉。”所以她编排的东西,都是经过实践检验。
林敏老师课堂上示范的每个动作都相当优美,令人愉快。同样一个体式,别人做的就是不如她做的漂亮。也许这得益她每天坚持早上五点钟起床练习瑜伽,而这一直坚持,就坚持了23年。
课后与林老师交流,感受到了她的平和,无喜无忧,不急不缓,也许这就是瑜伽所给她的宁静致远的心境。 林敏绝对是对瑜伽运动的最佳诠释:淡淡的笑容,大气而舒展的姿态,优雅近于完美的动作,单是欣赏她的瑜伽照片已经让人对瑜伽心弛神往……
附:林敏的瑜伽感悟
●作为现代人,我们无需也不必像远古的圣人一样修苦行、严格无误地规守所有的瑜伽生活法则,任何古老的科学都可以发展到更适合当下时代的人们来练习,瑜伽也不例外。
●我们的思绪总是被“过去”和“将来”干扰,而忽略了最珍贵的“现在”,因此现代人总是觉得自己疲惫不堪,而不知道带走我们精力的正是我们现在无法把握和预测的“过去”和“将来”。
●放松的关键:先是心,之后才是身,身心放松才是真正的放松。
●我们总是为疲惫的身体寻找减压的途径,却常常忘记给自己的心灵寻找养份。
●瑜伽是生活方式,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