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伽的读博笔记(19)

(2008-07-18 07:55:29)
标签:

瑜伽

分类: 博文观止:瑜伽文摘
110、关于成为优秀瑜伽教练的九点建议小宝120910
    每个成熟的教练都是无可复制的,因为每个教练本身的性格与经历注定了他课程的特点,瑜伽本身没有定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瑜伽,每一个优秀的教练都有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与训练方法。
    你在教什么瑜伽,取决于你所经历过什么学习,有的人以心理辅导结合瑜伽教学,有的人以舞蹈体操结合瑜伽教学,有的人以佛法禅修结合,有的人以中医经络结合。。。。。。,瑜伽可谓法无定法,但又万法不离其宗,那就是不要脱离瑜伽的本意。
    在这里呢,我们要讲的不是瑜伽的释义,而是怎样更好的完善你的瑜伽教学职业,在一次师资培训上,根据总结多位成功教练的特质,我讲过九点,分别是内三成、中三成、外三成,若能遵循以上,便已具备成为好教练的九成功力,剩下的一成便看每人的悟性了。  
    首先内三成为: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二真实的修炼过程
              三博学的心  
    我想第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做那个职业,都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否则我们何以正确引导学员。  
    当然对于瑜伽来讲,只有知识还是不够的,从来没有纸上谈兵的人能成为瑜伽大师,因为瑜伽是一门实际的修炼内容,遵循瑜伽八分支法,我们有明确的修炼次第,只有一步一步实修实证过来的人,才有资格教授别人,否则便是误人子弟。  
    关于博学这事儿,也是仁者见仁,我的观点:只精一门的人不能称之为大师,还是叫做专家比较妥当,“专精于一家嘛”,而作为大师应该是在扎实专业基础上有渊博学识,能与各行各业融会贯通的人。远了不说,就拿我们瑜伽教学来讲,瑜伽师与会员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的会员又是来自不同的行业和背景,所以没有博学知识,很难做到有效沟通,曾记得有些教练无论在上课之前还是之后都是独自静默,很少与会员聊天交流,不知是不想还是不会,总之这都不应该。
    中三成为:一动作的延伸——眼神
          二你是否随身携带最具杀伤性武器——微笑
          三未见其人,便知其意——声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目光交接的时候总会有心灵的触动,我们讲在课上尽量顾及到每一个人,如果动作照顾不到,眼神便是很好的工具,眼神会映射出一个瑜伽师的内心和他对学员的关爱。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是最具杀伤力的秘密武器,瑜伽教学中也是如此,我实在不觉得在教练台上看到一张冷冰冷的脸会使人内心舒服,即使教的再好,在学员内心中也是会打折扣的呀。  
    在中医看来,中气充足,则声音洪亮,即使很远也能听得清楚,五脏调和,声音则甜美动听。所以从声音能反映出一个教练的健康状况来,想拥有好声音的前提也便是把身体保养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是需要我们多多去练习的,瑜伽的声音很需要有瑜伽感觉的,因为课程上大部分的动作使用语言来引导的,语调、语速、语言结构、声音大小都是要下功夫来练习的。要做到语言尽量准确精练,让学员在闭着眼睛的状态下也能正确跟随,而且柔和空灵的声音可以把意境和氛围带入练习中。    
    外三成为:一课前先做自我催眠
          二课堂上绝对不是自我修炼的时间
          三杜绝只练不说
    做教练的朋友都知道,一节课程的好坏与自己当时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如果上课前我们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心情舒畅,那么课程中我们往往能做到语言连贯不忘词,体式流畅,气场和谐。所以好状态是好课程的前提,如果你以疲惫的身体和沮丧的心情来带课的话,学员们都能感知到的,于是情绪调控至关重要,所以我建议我的师资班学员在课前都要拿出一两分钟作自我催眠,使自己达到最佳状态,每次结成瑜伽心印,便会本能的产生身心的安适与宁静。  
    从事教练行业的话,要保证持续不断的练习,但绝对不是在课堂上,因为学员更需要我的指导与纠正,所以在课上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于学员的关注上。  
    随着练习的深入,很多学员希望更多的了解一些瑜伽相应知识,而不再满足于每节课照猫画虎的体位练习,所以给大家讲解些瑜伽知识和调理方法,久而久之,会成为大家最期待的内容。  
    综上所述,以上九点无非是要提醒我们,做一个好的教练要内外兼修,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修炼,谦虚精进才会提升,祝愿每一个踏上瑜伽之路的人,旅途愉快!!!
  
 这是在我一朋友的空间里转载过来,弄到这里想跟大家分享分享)
111、正确地运用瑜伽体式达到健康脊柱目的可米
    脊柱的重要性我们不用再多说了,但却可以想想为何脊柱如此脆弱,如此容易产生问题。
    从进化角度看,人类是逐渐由低等的脊椎动物如鱼类,经过两栖,爬行的阶段而进入到哺乳类的。脊椎动物脱离水域登陆上岸,用去了几亿年来完成。而由四肢爬行演化为我们今天的形态----直立行走,则只花了一百万年左右。所以脊椎还不能完全由适应水平活动的结构转变为适应直立活动的结构。其实没有发生任何椎位移的脊椎几乎是没有的,只是因为在有椎的主要连接部---椎间盘中的神经分布很少,所以人们对脊椎位移的感觉比较迟钝。但许多的问题在儿童中就已经存在了,而较严重的脊椎位移在青年早期18---25岁就开始产生症状,而当脊椎中不正常的位移进一步发展,还会造成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如骨刺增生、颈、胸、腰活动不灵活甚至疼痛。如脖子痛、背痛、腰痛、头晕、手脚麻木,神经源性的内脏功能不正常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脊柱本身就有問題以外(像是先天性的脊椎盘狭窄,或是先天性的脊椎侧弯等,但机率不高,发生原因不明),很多的脊柱问题最初是由肌肉的不平衡造成的。肌肉的不平衡会使脊柱倾斜,而脊柱的倾斜也会加重肌肉的不平衡。所以,你可以先想想哪些动作会带来肌肉的不平衡,然后尽量避免它们。
    生活方面我建议是:
    女孩子一定不要翘二郎腿!这会使骨盆倾斜,从而导致脊柱侧弯。(有机会的话我以后再谈谈骨盆的保健与重要性)睡眠时,选择高矮合适的枕头。头平放在上面,而肩正好轻压床垫。
抬举沉重物体时要像运动员举重一样,主要通过膝盖的屈伸而不是脊柱的弯曲来用力。(老年人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所有负荷都应该双手均摊而不能用单手提拿,女孩子背包最好背双肩的,如果喜欢单背的,也要两边常换着背。抱小孩子的话,最好是抱在胸前,而不是背在身后,让他们坐在有背带的婴儿椅上。长期伏案工作的话,应该经常起身,如伸伸腰,侧侧身子。如果脊柱偶尔不舒服,就不要做剧烈体育运动。
    瑜伽之所有对健康有如此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直接作用于脊柱。瑜伽体式包含了脊柱各个方向的运动,如扭转,前弯后仰,左右侧展等。如此就很好地梳理了脊柱,并强化了支撑脊柱的肌肉,使我们保持了健康和年轻的状态。  但是只有正确地运用瑜伽体式才能达到强化使脊柱和肌肉的目的。这点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或急近的练习,都会带来造成脊柱的变形。比如,半莲花加强背部前曲伸展坐式,加强侧伸展式等单侧前曲姿势,如果髋部位置不正确,都是非常容易造成脊柱侧弯的(骨盆不正带动腰椎不正;腰椎不正带动脊柱侧弯:腰与脊柱问题反应到腿上,造成腿疼痛)。而眼镜蛇式,鸽王式等向后伸展的姿势,如果急功近利地想做得完美,而超过身体本身的柔软度,又会造成第三四五节腰椎的前凸。
如果脊柱侧弯并加上腰椎前凸,更可导致骨盆倾斜,引发更多的身体问题。
    由于脊柱病变发展缓慢且不明显,很多人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觉得自已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却不知原因出在何处。因为脊柱变形,椎间盘逐渐变薄,椎骨腔隙内的所有神经根和血管都受到压迫,与它们有关的器官因此受到伤害,血液流通和神经感应不畅,也就是大脑指挥失灵,很多器官的功能因而受到影响。为了保持脊柱的健康,需要经常自我检查。可以通以婴儿式或双腿背部伸展式来检查脊柱是否侧弯。要检查是脊柱前后生理弯曲是否正常则难一点,可以通过X光检查。当脊柱出现问题后,最好尽早就医。而强化核心肌群也非常重要!因為肌群会保护脊椎。肌群弱,脊椎得承担所有的前倾力,包括地心引力等。而强健的肌肉才能支撑我们的骨骼。所以我们做瑜伽时,体式应尊寻有左弯要配右弯,有前弯要配后仰。
    瑜伽方面建议是:
    初学者最好不要练习单腿背部伸展式,因为很容易扭曲了身体.应尽量采用双腿背部伸展式.练习时还要看看自的髋部的位置是否倾斜。已有较严重的脊柱侧弯时就尽量避免做各种扭转。向后伸展的动作不要过猛。有颈椎和胸椎问题的人在做眼镜蛇式时,尽量让头部向上伸展而不是向后,肩部展开.做脊柱的左右方向的伸展时,由于会有一做侧比较容易,若加强较易一侧的时间与强度则会造成肌肉发展不平衡。所以小心控制两侧的力度与时间。做肩倒立与犁式时,还是建议在肩颈下叠上软毯。有颈椎问题的话,慎做头倒立。俄罗斯著名医生屁古拉.阿莫索夫认为,衰老不是从眼角的第一道皱纹,鬓间的第一根白发,或腰部的第一块赘肉的出现才开始的;身体柔韧性的减弱,才是衰老的第一征兆,而所有的疾病都是因脊柱病变而引发的。人老先从脊椎老。
 

112、艾扬格山式练习分析

    1、双脚大脚趾、脚跟并拢同时并拢(如果大脚趾并不拢,可以稍分开)。将大脚趾并拢的目的,是让大腿能很好的从外向内旋转。  
  2、双脚并拢后,将十个脚趾抬离地面,让双脚的前脚掌着地,脚跟着地,双脚的前脚掌的内外两点,和脚跟的内外两点均匀着地。十个脚趾对应着十个脚筋,要求每根脚筋都是用力的绷紧暴露出来的。  
  3、腿部两条大腿的肌肉是从外侧绕前内绷紧的。  
  4、小腿的肌肉是相反的,从内向外旋转的。(刚开始练习时,找不到感觉,可先练大腿内旋,有感觉后再练小腿外旋)双腿的膝盖向上提起,注意膝盖不要向后推,防止膝盖受伤。  
  5、双腿膝盖后侧有四个点,上面两点是在大腿肌肉推动向后,下边两点由小腿的肌肉推动向后,膝盖一定不可用力向后推,只上提即可。  
  6、臀部向左右两侧伸展,当小腿向外转时,臀部会自然的收紧,帮助小腿向外侧用力转,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意志控制我们的臀部,尽可能的放松向两侧伸展。
  
  7、尾骨向内向下伸展,目的是让脊椎呈一条直线,可以很好的使腰部的肌肉放松,同时向两侧伸展不会给腰椎带来过多的压力。此时我们的小腹是平坦、放松的。  
  8、肋骨内收将胸口上提。  
  9、让双肩向上、向后旋绕,并向下沉,双手臂向下斜后方伸展,大臂的肌肉是从外向内旋转的,带动肩胛呢肌肉向两侧伸展,减少肩胛骨和肩关节的压力,。  
  10、双手臂向后伸展,能很好的展开我们的胸部。两个掌心相对。  
  11、眼睛目视前方,并时刻关注胸口上提,并内收肋骨和尾骨,保持平稳的呼吸。  
  12、想像自己像山一样的伟岸,树一样的挺拔。  
  艾扬格的山式做的标准很难,它要求同一时刻,调动身体20多个部位肌肉,向生理的方向舒展和收紧,同时要保持呼吸平稳放松。

 

113、拜日式的细节于伽的读博笔记(19) 银色小妖
    1 站立身体后仰的时候,需要将腿部伸直,腰背部比较僵硬的人将两手打开来做;我们的上身不要向下坠,向下伸展,那样,多做几遍拜日式腰部就会特别酸痛,所以要将上身向后伸展!
    2 身体折叠的时候(增延脊柱伸展),如果十分困难,可屈膝,但是不要开始就低头,先用腹部贴向大腿,然后再低头,自己要去感觉头部向地面的方向延伸,这样就是在伸展我们的脊柱了!
    3 顶峰式要注意不仅仅是要将我们的肩下压,还要注意尾椎向上的延伸:脚后跟压下地面是一个向下的力,而尾椎的延伸是一个向上的力,这样两个方向的延展就很充分的拉伸了腿部后侧!  如果腿后侧十分紧张,也可膝盖稍弯. 但我们的头部要注意,让下巴稍内收! 大家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可以感觉一下,当你将腹部放松,你回发现吸气腹部是在鼓起,而呼气,腹部自然的内收了.
    4 由身体折叠到站姿,腰背不好的朋友可以采取身体弓形起身,让脊柱一节一节直立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压力!  站立身体后仰的时候,需要将腿部伸直,腰背部比较僵硬的人将两手打开来做;我们的上身不要向下坠,向下伸展,那样,多做几遍拜日式腰部就会特别酸痛,所以要将上身向后伸展!


114、关注自己的站姿清蕴瑜伽

人们一般很少去关注自己的站姿是否正确,而是觉得怎么舒服怎么站。一些人在站立时,身体重量会完全放在一条腿上,或者完全把一条腿放到一边,还有些人把身体的重量放到脚跟上,或者放在脚的内侧或外侧,这些都可以通过观察人们穿过的鞋子从鞋底或鞋跟处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由于我们错误的站姿,可能会导致我们身体的某种畸形,从而影响我们脊柱的弹性。我们在站立时,尽量要把身体的重量均匀的分布在两脚,即使在两脚分开时,我们也最好让脚跟和脚趾与身体中心平行,而不是成一个角度。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臀部收缩,腹部收紧,胸部挺直些时人们会感受身体轻盈,精神敏捷活跃。假如我们在站立时,身体重量都集中在脚跟上,将感到重力的变化,这样会使臀部下垂,腹部突出,身体向后倒,脊椎骨到紧张,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很快感觉疲劳,大脑变得迟钝。因此掌握的站姿至关重要。

 

115、艾扬格瑜伽七个原则艾瑜伽

    一,讲求精确与协调。

    在各种体式的练习过程中,让身体的每一部分保持正确的姿势,相互协调运作,这一点十分关键。例如,在练习头倒立式时我们也应该像练习山式那样保持双腿坚定稳固。当我们让身体的骨骼精确协作时,身体的各个器官便自然可以处于适当的位置,营养充足,自然健康。如果身体的骨骼受到扭曲,那么其中的器官便会出现问题。

    二,通过长久的修习来让姿势更趋稳定。

    如果修行者以精确的方式进行练习,同时让身体各部位协调运作,那么他们便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也就是说,修行者可以长久练习一种体式而毫无不适之感。因此,艾扬格瑜伽的修行者在练习诸如头倒立、肩倒立式这样高难度的体式时,可以坚持10分钟之久。

    三,体式练习讲究先后顺序。

    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去练习许多体式,必须以一定顺序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每一种体式都为思想和身体进入下一轮修习作好准备。

    四,道具的使用。

    这是艾扬格上师对现代人最伟大的贡献之一。艾扬格瑜伽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如木块、塑料泡沫块、木板、长椅、坐椅、带子和绳索等,来辅助我们去练习不同的体式。这些道具有着各式各样的用途。

    五,有助于克服恐惧,重获自信。

    初学者通常会害怕尝试不同的体式。这种恐惧可能来源于思想,也可能是身体的某些限制。有了绳索和椅子的辅助,我们很快便可以克服这种畏惧,同时重获信心,去练习这些至关重要的体式。那些颈部疼痛或者颈椎僵硬的人,不可能在练习这些倒立体式而不感到痛苦难过,但是这些道具不仅可以让他们顺利地作出这些姿势,同时还可以缓解他们的疼痛。哪怕是古稀之人,初次尝试瑜伽,也可以接受训练,来修习这些体式。

    六,更为长久的坚持。

    有了这些道具支撑身体,我们得以在练习不同体式时坚持得更为长久。例如,一个普通人在练习后弯时,无法坚持几秒。但是,如果有了椅子的支撑,即便是初学者也可以维持几分钟之久。延长在每种体式中逗留的时间会帮助修行者进入自己的身体之内,改善自己的感知能力。

    七,领会并协调。

    一旦修行者通过道具的支持,在一个体式上维持更为长久的时间,他更可能领会到身体应该作出的正确姿势,作出适当的调整。不然的话,修行者便会疲倦不堪,最终无法以精确的方式对身体作出调整。

                                                     摘自《瑜伽》杂志

116、经络与瑜伽体位的关系于伽的读博笔记(19) 张梅

    中医解除经络不通的方法,通过内调、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来疏通经络.通过调养的方法来补充元气而达到身体的平衡.而瑜伽所提倡的很多养生方面的问题和我们的中医是完全相通的,只是在疏通经络的方法上有所不同,它是通过很多体位动作并对应着相应的经络进行挤压、按摩、扭转并配合呼吸的方法疏通身体内的气血,来防止身体的疾病和改善身体不良状态,并通过调息和合理的饮食方法来补充身体的能量.从而使身体进入一种完全平衡的状态。

 

           于伽的读博笔记(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