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瑜伽,首先,我们要找到根。树有根,若连根拔起,树必死无疑。瑜伽体式也有根,若无根,这个体式便无品质。”紫若又接着说,我似懂非懂地点头。
终于又盼来了周一,盼来了紫若作为我师父为我单独上课的日子。
还是中午课后,整个教室只剩下我和紫若了。喜欢这种只有我和她的两个人的世界的感觉,好像其它一切都不存在了一样,真好!我又迫不及待问紫若今天要教我什么体式,最好是我还不会的头倒立。
紫若听我说,不由自主地乐了起来。我问她在笑什么。
“你让我想起Iyengar大师的一句话:You
want to stand on your head and you don't even knowhow to stand on
your feet。(很多人甚至还没学会用脚站立就急于用头去站立了)”紫若回答。
“今天只教你山式”她说。
“啊,就是那个站立的动作呀!这个还用学吗?”我不解地问。
“山式,不仅仅是站立,更是用思想来探索身体。”紫若带有哲学口味地说道。“不要小看山式,多数的瑜伽体式都可以看作山式的变化,如瑜伽体式之王的头倒立可以看作山式的逆向。”
“习练瑜伽,首先,我们要找到根。树有根,若连根拔起,树必死无疑。瑜伽体式也有根,若无根,这个体式便无品质。”紫若又接着说,我似懂非懂地点头。
“那么,山式的根在哪儿呢?”紫若问我。
“两腿吧?两脚吧!”我回答。
“很自然,是两脚。”紫若肯定地说。
“可是为何常站着的人经常说的是腰痛或膝盖疼痛,却很少有人说脚痛?”紫若又问。
“不知道。”我不好意思地回答。
“那么就先从根上解决问题。十个脚趾张开,不但是为了平均分配重量,也是为了唤醒你全身的细胞—包括这微小的经常被人遗忘的部分。对于一个长期习练瑜伽的人来说,脚趾都有智慧。”
紫若边说边示范,我也跟着她做了起来。
“平日里,我们总是把重量放在膝盖上,那么现在,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或是将觉知放一点到这个部位。将膝上提而非后推,防止膝盖受伤。”我试着去上提膝盖。
“小腿的肌肉从内向外旋转。大腿从外侧绕前内旋,但旋腿不旋膝,你要看到膝盖依然朝向正前方。”我又照办。
“臀部向左右两侧伸展,当小腿向外转时,臀部会自然的收紧,帮助小腿向外侧用力转,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意志控制我们的臀部,尽可能的放松向两侧伸展。”
“尾骨向内向下伸展,目的是让脊椎呈一条直线,可以很好的使腰部的肌肉放松,同时向两侧伸展不会给腰椎带来过多的压力。此时我们的小腹是平坦、放松的。”
“肋骨内收将胸口上提。让双肩向上、向后旋绕,并向下沉,双手臂向下斜后方伸展,大臂的肌肉是从外向内旋转的,带动肩胛肌肉向两侧伸展,减少肩胛骨和肩关节的压力。”
“眼睛目视前方,并时刻关注胸口上提,并内收肋骨和尾骨,保持平稳的呼吸。想像自己像山一样的伟岸,树一样的挺拔。”紫若把山式的细节与精微之处一一给我说到。
我没想到一个山式的要求竟这么多。真正做好山式的标准很难,它要求同一时刻,调动身体20多个部位肌肉,向生理的方向舒展和收紧,同时要保持呼吸平稳放松。
紫若看我没找到大腿用力的感觉,就让我将腿分开与髋同宽,在我的两腿之间夹一块砖,我马上找到了感觉。
后来我才慢慢体会到,所有瑜伽体式中强调的要点在山式中都有很好的体验。所以让学生用心体会山式,一旦他们领略到了山式的精华,在其它体式中你可以省去很多费劲的讲解。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我和紫若相约一会儿一起吃饭。她还特意让我想一下,吃饭时再讲一个电影故事。我想了想,到时候就讲讲《84,Charing Cross Road》故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