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伽的读博笔记(17)

(2008-06-29 08:45:46)
标签:

瑜伽

分类: 博文观止:瑜伽文摘

102、David swenson教学感悟 亦芳

当老师讲到体式的力量走向时,引用了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论即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每一个体式都需要寻找到发力时的反作用力的来源,比如简单的树式,很多人站在那里,身体的状态是松垮的,所以很难站稳。如果主力腿的力向下沉(找到根的感觉),这时身体自然会感觉到有一股向上伸展的反作用力产生,这时上身和手臂应向上延伸,当向下和向上这两股力量均匀发展时,身体便会更加稳定和坚实。树式中,除了上下的力量走势,还有前后左右的力量控制,道理亦相同。练习一段时间以上的学员,在做每一个体式中,都应去感受和体会力的走向,将能量运行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慢慢地就能感受到内在的能量流动和力的运行方式。

 

103、练习瑜伽的顺序

    练体位法第一步不是拉筋,而是增强体力与肌肉韧带的强度。很多人都有这个经验,刚开始上课时,时常满身大汗,或者哈欠连连,这就是体力不足的现象。等到一阵子习惯之后,便不会再常常满身大汗,但是还会时常浑身酸痛,这便是身体组织还不够强壮的关系。在这个程度下,练习者不应该强求身体柔软或者急着挑战作不起来的体位法,应该等几个月后身体够强壮了,体力也增加了再说。这段时期要多久很难说,有的人年轻、身体有活力,一两个月就适应了,有的人要等好几个月。不过,就算你够年轻又每周操三堂课以上,急着想跟上进度,这也是不适宜的,因为你虽然可以坚持很久,浑身的力气还是属于拙力,就这样去挑战高难度的动作,就会让身体受伤。所以要谨记,在这阶段不要去在意你的动作做的好不好,也不要勉强去完成那个好像可以做到的动作,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加强体力与身体强度。等你觉得体力够了,再进到下一阶段的训练。

    练体位法的第二阶段通常也是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一段,就是练习放松。其实放松真的很难,有些瑜伽高手在练了几年以后才体会到如何放松。放松不是大休息的放松而已,而是整堂课在进行中尽量的放松,要藉由放松把拙力释放掉,不然你便容易变成全身筋肉饱满的健美小姐,而且容易受伤。初步的放松要在第一阶段的大休息时去培养,如果你把摊尸式大休息真的当作休息,在那里睡觉,那就可惜了。真正大休息时应该是操完一堂课之后,感受全身组织从劳累与扭转拉扯之后的自然放松,这时的放松是非放松不可,除非你不累。如果在第一阶段把这放松好好体会,牢牢在心里记住这感觉,到了第二阶段你就可以慢慢摸索做动作时该如何放松身体了。

    所以在第二阶段练习中,当你撑在那里维持动作时,因为你体力够,所以稍微撑一下不会像初学时那么痛苦,你就必须在这短暂时间里学习放松身体,不是把动作放开,而是用最少的力气维持最完美的姿势,找出身体最僵硬用力的部位去放开它。

    这阶段还要锻炼的是对自己身体的观察力,因为你要练习放松,所以你要找出身体哪些部位不够放松,这就是观察力,可能初期你只能找到几个部位,不要停止搜寻,慢慢你就可以同时观察到愈来愈多的部位。你的心必须好像战斗机上的雷达一样,旧型的雷达一次只能锁定一两台敌机进行追踪,新型的雷达一次可以锁定很多台敌机。等你熟练这种练习,你就可以在身体里找到很多僵硬不够放松的部位,一个一个学习放松它。偶尔遇到练瑜伽多年的朋友,硬是勉强自己在一些体位法把身体韧带拉到极致,虽然达成了目标,身体却是僵硬紧绷的,时常练完后要去找按摩师按摩一番才会爽快,这就是没找到放松的要领。

    在这阶段有一个挑战,就是你会逐渐觉得练完一堂课不仅不会累,好像没练一样,精神还饱满的很。千万不要因此觉得身体刺激不够、锻炼不足而跑去上更多堂课。要有耐心一点,身体的变化不会在几个星期里完成,放松与专注的学习更不是三年两年的事。在这阶段,你要定好目标方向,该做什么,心里要清楚,不要迷惑。

    第二个阶段同时也是开始训练呼吸控制的好时候,因为学习到如何放松身体,所以要利用呼吸控制将这种放松内化到身体内部,不需要急着把呼吸控制的目标订得太高,只要能更帮助自己放松就好。等到你有足够的放松力量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呼吸与心念的互动关系,还有如何运用呼吸帮助自己从疲劳或紧张中恢复,你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了。

    放松是一辈子的功夫,不过如果对放松有所体会,便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的练习,那就是用力。

    这个时候才用力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其实前面的练习也是在用力,不过与这个阶段的用力相比之下有很大不同,这个阶段的用力要聪明,先前相对的笨拙的用力会被称为拙力,中国武术喜欢用劲来形容这聪明的用力方式以作为区别。笨拙的用力会让身体劳累酸痛,而且容易拉伤。对有些人的身体特性来说,拙力的使用会让你练完一堂课便饥肠辘辘想大吃一顿,没多久便容易增长肌肉,这都是跟我们熟知的瑜伽印象有所不同的。

    再进一步解释什么是拙力?当一般人运用肌肉伸缩关节时,并不是所有的肌肉纤维都被运用到,所以部分肌肉纤维便需要承担大部分的负担,再来有很多时候,力气被浪费在一些不需要的部位上,那些部位久而久之便会劳损,或者因此让部分部位的肌肉组织特别发达,还有身体各部位是一个连续体,身体要进行再小的动作都需要许多地方一起运作一起发力,如果你能控制运用的部位少,你就必须花更多力气完成该动作,也让那些用到的部位增加负担。以上这样的力气就叫做拙力。

    那么如何将拙力转为真力?记得尽量避开方才提到的拙力,试着用更多部位的肌肉来完成体位法,因为你的放松,更多肌肉纤维会被唤醒起来一同作业,而且你会懂得控制不让多余的力气出现,逐渐妳会发现身体像是一连串的齿轮与链条连贯,手与脚、左与右是通透的,不是各行其是。一开始很难,慢慢就会有心得了,尤其要在大休息时好好的记住那放松的感觉,然后在练习时把那感觉回想起来,你就会发现,当你成功唤起那记忆时,身体彷佛真的解放了几分。

    在拙力转换过程中,身体可能会发生质变,身体的细胞组织会产生变化,新陈代谢也会更顺畅。有的人可能产生排毒反应,有的人没多大感觉,只是觉得精神好起来而已,有的人变化会反应在心里,例如个性变得比较沉稳冷静等等。你会发现一些以前做不来的体位法现在忽然可以做的起来了,平时的日子里也懂得如何放松身体了,你在这个时期要好好的修正自己身体的使用习惯,调整坐姿、站姿与生活作息,这个远比增加练习次数来的重要。

    经过数年的修炼之后,下一个阶段会在不知不觉中展开,这时或许你已经可以做许多高难度的体位法了,也或许你才要开始挑战它。不管如何,这个阶段的重点不在于要怎么练,而是要练到如何?也就是你是否清楚自己修炼的目标,你如果没有特定目标,只要维持现有的练习不间断,目前的功力已经足够使你享有健康快乐的余生了。您也可以去挑战Ashtanga Yoga的级数设定,成为一位瑜伽体位法达人。或者您想加强静坐冥想的练习,这时也会很得心应手。您还可以更进一步挑战空达利尼(Kundalini)的觉醒。只要记住,你的目标决定你的练习内容,各种目标的达成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练习内容差异也很多,体位法是最基础的练习,帮助你走到一个很好的起跑点,当你看好目标之后就可以顺利的跑下去,接下来的日子你会过得很充实又愉快。

    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健康好用的身体支持,病奄奄的样子想干什么都很难。只是很多人在得到健康的身体之后就乐的忘了再来要干什么?一心只想多做一些展示身体的行为,这很可惜。瑜伽的系统十分丰富,有慈悲的Karma Yoga,有信心十足的Bhakti Yoga,有充满智慧的Jnana Yoga,还有综合以上以获得完美永恒的Raja Yoga等等。这些要如何去进行?该怎么做?有赖修炼者的信心与业力做引导,而从体位法得来的基础能不能派上用场,就看您第一与第二阶段的收获了。 
 
104、头倒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要点镜花水月
    头倒立式:这个被予为众姿势之王的动作,很多人在练习中很难离开墙壁,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请在练习时离开墙壁半米以上,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你练习的安全,另一方面,能更好的使你摆脱墙壁,完成姿势,下面将这个动作进行分解。      
    1
、跪在垫子上,两手食指相交,腰部以上向前弯,将相交的两手及前臂,掌心向额头的方向置于你前面的地板上。继续向前弯腰,使前发际稍上方的位置置于地板上,臀部相应抬起,后脑勺正好紧贴相交的手指,将脚趾轻轻撑住地面。向你的头部走过去,使臀部推向头的上方,脊柱伸直与地面垂直。注意不要把腿收的太多,这样可以避免向后倾倒。
    2
、当感到身体平衡时,将双膝缓缓弯曲,抬起双脚,使弯曲的双膝尽量贴近胸部,呈屈膝倒立式。注意:这个姿势的定型很重要,请在这个姿势稳定后再完成后面的姿势。
    3
、在2的姿势稳定后,小心缓慢的将两腿渐渐伸直。
    4
、缓慢伸直双腿,直至全身成倒立姿势。
     
   
注意: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平衡身体,更重要的是平衡你的心灵和思维,保持呼吸的轻缓安详。该动作收功时一定注意先回到屈膝倒立,再慢慢放落双腿,不要马上抬起头。应将前额贴近到垫子上稍休息。      这个动作是非常需要技巧的.
   
首先,以肘部的长度为最佳距离,先量好距离;然后双手相扣,量到额头上方四手指的宽度,这个位置就是最佳的头接触地面的位置;先固定好头部,确定肘部位置端正,有力量,然后慢慢举起身体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脖子一定要挺直,力量分配在头及肘部,收腹收臀,使身体成为一条直线,身体的肌肉一定要收紧,有力量,才能保持好平衡,配合平衡呼吸
.
   
在练习中尽力伸展,刚开始稍有不适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如果感觉很不舒服的话,可以停止练习,先练练别的或者是放松式调息

   
最好是在教练的指导下完成,这样你可以用心去体验一些小细节,而这些小细节的东西可能你自己比较难于发现。
   
当然最重要还是经常练习,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在慢慢变化,就象墙头的花,前几天都还没有一点动静,结果等你不经意再路过时,却发现花满枝头,溢了一地芬芳了。

105、腹式呼吸可防治多种疾病单于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是中医及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练习腹式呼吸时,在室内外均可,或站或躺或坐,姿势不限。

    腹式呼吸的基本要领是:呼吸时要放松肩部,思想专一;先呼后吸,呼瘪吸鼓(肚子);呼时经口,吸时经鼻;呼比吸长,自然鼻吸不必用力;按每分钟5~6次进行。经口呼气时腹壁下陷,用鼻吸气时腹壁隆起。锻炼时,要根据体质量力而行,绝不可憋气,要自然放松。腹式呼吸的关键是:呼吸时腹部的下陷及隆起幅度要尽当时的能力,由浅而入深。无论是呼还是吸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呼到不能再呼,吸到不能再吸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练腹式呼吸一般是用来养生保健,由于其吸入的氧量高于正常情况下的两到三倍,所以也可用来调理治疗人体内脏各部位(心、肝、脾、肺、肾)的疾病。对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肥胖病、糖尿病、失眠、便秘、肾炎及咳喘、胃肠道疾病等都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 腹式呼吸”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机理:中医学认为,腹部是人体多个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所;腹内的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营卫气血的发源地。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营养,均靠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得以供养。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了气血的运行,促使了经脉的畅通,使人体处于松静自如及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这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腹式呼吸时,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使局部肌肉内毛细血管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加速了血液循环,扩大了氧的供给,利于机体代谢产物的排除,对全身器官组织起到调整和促进作用。另外,腹肌的收缩和放松是一种良好的按摩,促进胃腹运动,改变消化机能。同时,腹肌又是排便的动力,有规律的腹式呼吸可防止习惯性便秘。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活动范围,能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研究证明:膈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四厘米。这对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是老年性肺气肿及其他肺通气障碍的重要康复手段之一。 
 
106、如何避免“瑜珈伤害”DanmorRosey
    瑜珈--全世界公认最安全的运动,但是到了中国却不一样了。应为教练的原因。避免伤害,从“我”做起。
 
    首先第一点,学会去阅读自我,给自己找感觉,不要去轻信什么所谓的做到极限身体运动极限是给那些高级练习者设置的,因为他们能够非常轻松的控制身体的任何角度,同时在任何角度的情况下都能够控制呼吸,如果你做得到这两点,你就可以去做极限位置。
 
    第二--舒适感。在练习瑜珈的时候,身体伸展挤压,无形中就是一种按摩,如果有个按摩师让你做完按摩以后一身都痛,你会再去找他按么?如果会,那你应该去看看心理咨询师,可能有点被虐待倾向。当然,有时候肌肉、韧带伸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有一点发胀,但是这种发胀是觉得很舒适,应为那是血液循环造成的,这个就是好的,可以帮助你缓解疲劳。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无论什么姿势,都要去寻找一种舒适感,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不用去理会教练。
 
    第三,跟着自己的脚步。我在上课的时候常常遇到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我跟不上你的节奏怎么办?你说吸气的时候我还在呼气。”这个事情是在刚开始接触瑜珈的时候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很好解决,学会先听懂了再做,教练说做的时候你不一定要急急忙忙的去跟着,你可以在上一个体式停留,看明白听清楚了再去练习下一个动作,这样能够让你更多的去体会,瑜珈最重要的就是体会自我的感觉了。所以你可以比教练慢半拍,能够让你更多的去领悟练习时身体的感受。
 
    第四--千万不要强求。很多人都喜欢去追求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觉得很漂亮,于是就很苦心的去反复练习,可是这样只会事半功倍,这个时候更加要强调一个古语了--功到自然成。如果强行练习,只会受伤,文章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你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一定要一步一步走,特别是瑜珈这种特别强调实践的东西。从基础的做起,当你已经把它做的很完美了,再去升级,毕竟我们从小都是小学毕业再到中学不是么?能够跳级都是那些几亿分之一的人。
   在这里就可以顺便推荐一本书--《瑜伽之光》,它里面的动作都有分难度系数的。
 
    第五--体式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呼吸的控制。因为所有的瑜珈体式都可以理解为是用来训练呼吸控制的,当你的动作不断的提升的时候,身体的扭曲度就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呼吸就会越困难。所以你要把体式练好,就应该把呼吸技巧提升,不管什么时候,都用最顺畅最深的呼吸方式,这样子就需要你去掌握好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完全呼吸。当腹部无法动弹的时候,就用胸呼吸;当胸被压迫的时候,就用腹部起伏压缩空气;当他们都没有束缚的时候,就一起用。但是不管是什么呼吸方式,都要保证你的肺运用够完全。所以有时候有些体式做不好的话,就意思一下,心意到了就可以。
  
    第六--学会自我热身。你总会有因为时间关系,赶不上课程刚开始的,这个时候就要懂得去学会自我保护了。如果你一进练功房就投入到中段练习,很容易就受伤了。所以越迟到,越不能赶,可以在更衣室里面做10次上下蹲,然后再做10下前后弯腰和左右弯腰,进到练功房的时候先坐下做两分钟束角式。再跟随教练练习,这个时候练习就不要用全力,等到你的身体进入到了状态,再去全部投入。
 
    第七--瑜珈练习一定要完整。这个过程可分为静心--预热--投入练习--缓冲练习--静心--休息,这几个一个都不能少。
    初学者(5年之内都算)忌把某一个动作拿出来单一的去专门练习,因为这样就只是一种体操,而且方法不当,很容易伤害自己。
 
    大概就这样了,遵循这七大项你就应该可以避免任何的“瑜珈伤害”了。
 
       于伽的读博笔记(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