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渴望平静,但就在我们等待的同时,却不断错过宁静向我们敞开的怀抱。静坐就从这里开始:杂念自由来去,感觉、感受和影像飘然而过。然後,一切又归於宁静,美好而舒畅的宁静,如同尚未到来的黎明。
我按照紫若说的方法静静地坐了下来。静坐是一种宁静的活动,闭上眼睛之后,我感觉到精神便在开放的状态下自由地飘逸。此时,紫若提醒我不要主动企求达到甚麽目标,也不要先管什么呼吸和冥想,而任精神自发地开拓自己的路,让杂念、感觉、情绪等自由地来去。我在静坐声音这个精神集中点的帮助下,一种安谧的心理变化过程便悄然展开,身体逐渐放松,杂念也随之沈静下来……
我接着感到紧张和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安详和清晰的心情慢慢渗入,这种轻安、舒畅、快乐的感受,深深地体会到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以相此比拟的。这种感觉柔和而不勉强,对心灵敏锐的人却情有独钟。它是无法测量的,用文字或定义也只能有限地描述它,它是人生之中的一股平静的潜在清流。
我想,静坐也许与我们所处的追求进取的时代相矛盾。静坐必须守规律,安心坐下来练习,但不能存心达到某种特殊的目标。紫若不断提醒我,在静坐中,要以「轻松的心灵态度」为主,主动追求目标只会碍事。不要企盼获得特定的效果,或达到特殊境界,而要投入到意识的进程中去。精神自会觉察到过去很少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方面。静坐是通向未知领域的突破和创新。倘若为静坐而殚精竭虑,那就注定要失败。静坐中的宁静的心理活动加上精神的自发性便可开辟前进的道路。这一切都那么简单,因而也最容易产生问题。
人们一般只注意到身体的动和静,而很少注意心的动和静。人日间工作是身动,夜间睡觉是身静,如果做到身的动静协调,只是身体健康的一半。心是长时间处于动的状态,即使是入睡之后,仍会做梦,显示心仍未能静下来,所以人的心的动和静一直无法协调。因此身和心二者的动和静不能够平衡,影响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多病。
我们渴望平静,但就在我们等待的同时,却不断错过宁静向我们敞开的怀抱。静坐就从这里开始:杂念自由来去,感觉、感受和影像飘然而过。然後,一切又归於宁静,美好而舒畅的宁静,如同尚未到来的黎明。
我当时并不会执著于想什么,但是也不能做到什么都不想,真正的空无。只感觉一些思绪飘来,又飘走,也不知道自己飘到哪里去了。我突然脑海里传来许巍的歌曲《平淡》,和我当时的心境如此相似。
……
推开窗
放一首歌曲
让柔和的风
轻抚身体
就道样坐着
望着那窗外
天边的云彩
让阳光温暖
我的心
平淡一天
平淡的心情
平淡一天
简单的心情
就这样坐着
望着那窗外
天边的云彩
随着风变幻
就这样坐着
望着那窗外
让轻风路过
这房间
就这样坐着
望着那窗外
让阳光温暖
我的心

许巍《平淡》
《 瑜伽世界 》电子杂志在博客圈电子杂志设计大赛中
名列第一,获最高人气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