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去西藏。可是,难道你的心不总在这样的渴望中么?灵魂也是有高度的,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到西藏的第四天,我们开始离开拉萨,往日喀则进发。
拉萨到日喀则虽然路途相距350公里,由于路况差,其中有170公里是土路,汽车竟要走10个小时。虽然路上时间长,但在沿途,让我们尽享了西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一路上看山,看水。
西藏的山上没有树,只有低矮的草,主要是山的土质很薄,气候的原因,高原缺氧,植物生长的慢,曾经政府奖励大家种树,谁种活一颗树奖励1万元,都没有能成功。一路上车时而经过四周是山开阔的平地,时而穿行在两山之间,清晰的还可以看见山的鹅卵石。汽车走过一段,就是一段风景,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在拉萨至日喀则的途中要经过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第一次经过海拔5400米的山时,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庄严肃穆,仿佛置身在尘世之外,忘记了自己是在哪里了。
一路上我们主要是沿着雅鲁藏布江行走。雅鲁藏布江时而开阔平缓,时而狭窄湍急,清澈的江水,冷冰冰的。一弯清水从绿色的草地中蜿蜒流淌,绿色的草地上黑的牦毛、羊、马自由自在地吃着青草,藏民们悠闲在其中放牧。草地上还盛开着紫色的小花和黄色的油菜花,到处都像一幅幅田园牧歌的风景画。
在拉萨至日喀则的路途中,我们中午饭是导游发给每个人一个纸盒,叫“路餐”,里面有一个蛋糕,一个面包,一个鸡蛋,一个卤鸡腿,一个梨,半根黄瓜。汽车停下来,大家下车找个地方开始吃午餐,在附近的几个藏民陆续围过来,在旁边静静的看着我们这帮人,有大人,有小孩。到西藏的第四天,我开始有点高原反应了。由于高原反应和晕车,一点胃口也没有,就开始把蛋糕、面包、鸡腿、鸡蛋给他们,我仅吃了一个梨,他们接过这些食物放进“怀里”。后来同车的人也纷纷给他们食品,他们个个的怀里都鼓起来,脸上开始露出喜悦的神情,男男女女静静地把整个车子围了起来。奇怪的是只有当你把食品递出窗户时,他才伸手来接,你不给他,他不会主动来要。看到这一切我索性把准备在路上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什么榨菜也拿出来了。我想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生活的人,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外面还有如此丰富的物质世界。
在西藏的几天,让我魂牵梦萦的不仅是西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生活在常年受紫外线照射和风雨无序的气候下过早沧桑的大人和高原红般的孩子们,他们尽管每日只维持着最简单的物质生活和基本饮食需求,还是一脸平和与世无争的样子。一闭上眼,那一张张纯真的善良纯朴脸就从那一刻就印在我的脑海里了。你若要和她合影,他们还会害羞。我把mp3的一个耳塞放到一个小女孩的耳朵里,当她听到mp3里的音乐声时,脸上还露出了惊奇笑容。
西藏人的生活非常简单,简单到用酥油茶倒到熟青稞粉里,搅拌几下就是一顿主食。住的大都是帐篷或土坯房,砖房只有少数像小村子的地方可以看到。在我们从拉萨去日喀则的路两旁,地里只种青稞和油菜,没有青菜和其它农作物,可能跟它的气候和土质有关。还有以放养羊、牦牛为生的藏民,有的人家有几十头,有的人家有一百多头,钱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一头牦牛可卖3000元,他们的钱也不用存银行,有的甚至把钱拿来当座垫,他们把大部份钱捐给寺院。尽管清澈的江水从身边流淌,他们还是蓬头垢面的,衣服很脏,身上有气味,在大太阳下我们都热得脱掉外衣,穿着短袖了,他们还穿着棉袍。原来西藏的天气温差很大,经常是时而下雨,时而又阳光灿烂,所以藏民们为什么总是要穿着棉袍的原因。你可不能说他们不洗澡,身上脏,但也许他们的心灵比我们的大多数都干净。
拉萨-日喀则一路风光看不尽,美丽的风景要用心去体会的,没有不好的风景,只有不好的心情,西藏美丽的山水,如果不看一辈子后悔,看了一辈子不后悔。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这段经历,至少我还可以自豪的说:西藏我来过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去西藏。可是,难道你的心不总在这样的渴望中么?灵魂也是有高度的,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到日喀则已是傍晚时分,我和大家简单地吃点饭后就一个人到街上。走在一个小巷,发现前面有个女孩子的背景,非常像紫若。难道是她吗?
家乡(韩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