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瑜伽/原创 |
分类: 瑜伽杂记:于伽的教练手记 |
“极限化”的瑜伽
--《于伽的教练手记》之二十二
练习瑜伽受伤,不是瑜伽的错,而是瑜伽“极限化”的错,是瑜伽过度“西方化”的错!
我是极限运动的爱好者,喜欢徒步、登山、攀岩、潜水和冲浪等运动。极限运动让我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以弥补在事业上或在感情上的某些失败。
我也喜欢瑜伽,因为瑜伽让我平静、让我含蓄、让我内省。我感觉瑜伽与极限运动是互补的。
但突然有一天,我发现瑜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变成极限运动了。不信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热瑜伽把身体拉到极限,这是目前对热瑜伽的宣传词。
为庆祝杂志创刊,《瑜伽》杂志联合新浪网女性频道和悠季瑜伽,推出“挑战瑜伽塑身极限”志愿者活动。
在瑜伽教室,瑜伽教练们不断地鼓励她的学员们把身体伸展到自己的极限。
……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你看瑜伽像不像极限运动的定义:
极限运动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它需要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能够给予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说到受伤,澳大利亚新南韦尔斯伤害危险研究中心最近却列出一个运动伤害名单,指出伤害机率最大的运动,钓鱼居首,瑜伽其次。海钓是因为有人站在礁石上钓鱼,被大浪卷入海中,但瑜伽呢?研究中心这个调查显示,1/4练习瑜伽的人都受过伤。医院收治许多练习瑜伽受伤的患者,大多数都是肌腱韧带受伤,但没有听说死亡案例。
如果瑜伽教练们不断地鼓励她的学员把身体伸展到自己的极限,就很容易造成瑜伽伤害。因为在强调伸展到个人极限的时候,人们会不不自觉地超过自己的极限,引起疼痛。而人们又以为疼痛是运动的必然反应,生怕动作不到位影响运动效果。所以在身体条件不具备的情况,强迫自己做目前达不到的动作。结果弄得自己腰酸背痛,还不幸摔伤扭伤。
瑜伽运动为何变成极限运动,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有个大约的思路,就是我们现在学的瑜伽已不是“原生态”的瑜伽,是“西方化”的瑜伽。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是鼓励人们要敢于冒险的,这与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不同。
瑜伽传入欧美后,经过不断的变化,演变成适合西方人挑战自我的“极限化”瑜伽了。其实,挑战自我或许就是热衷极限运动的人的初衷吧,毕竟归根到底:这是对人的耐力的测试。对大多数而言只要完成了一项极限运动就是一种胜利。
探讨极限问题,就必须超越极限,超越极限就意味着伤害,甚至死亡。因此,人们只会去挑战极限,谁也不敢去超越人体的极限。但极限的“度”谁知道在哪里呢?身体的极限就像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友谊谁又能把握好呢?
练习瑜伽受伤,不是瑜伽的错,而是瑜伽“极限化”的错,是瑜伽过度“西方化”的错!
辅助瑜伽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挑战极限的要求。辅助瑜伽的定位,并不在于理疗上,可能更适合那些想挑战身体极限的人。用辅助工具帮助更好的完成体式,让习练者在完成体式的满足中得以提升心理上的满足与自信。
我不否认辅助瑜伽有它种种的好处,但这绝对是“西方化”的产物。辅助瑜伽不可能产生于印度。太极拳发展了几百年,也未曾出现辅助太极这一分支。
也许是该回归“原生态”瑜伽的时候了,在瑜伽里不要再提“极限”两字。很多动作,只要是在身体协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不管到不到位,一样可以达到运动的效果。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适当运动很重要,这样不但不会轻易受伤,还能更深地感受到身心舒展的乐趣。
让我们永远记住帕坦伽利在《瑜伽经》第二章第四十六节讲的话:“瑜伽的体式应该是稳定的,舒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