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紫若的瑜伽有种与其它教练说不出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她除了瑜伽,还会瑜伽之外的一些东西,而且能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呢?
星期天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和于连出去慢跑。
近一个月的时间以来,我迷上了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因为早晨在小区跑步半个小时后,本想练练瑜伽。但早晨出来又不方便背着瑜伽垫。没有瑜伽垫很多体势就做不了。而小区里有几伙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曾听一会员说,紫若除了瑜伽外,还会太极。紫若喜欢的,我也要喜欢。从那天开始,我就加入了老年人晨练的队伍中。我也弄不明白,晨练的人群里,怎么见不到青年人和中年人的身影。也许人们都是要等老了,不再健康的时候,才会关心起自己的健康来。
不练不知道,一练竟喜欢上了中国本土的健身方式。在每天练习太极之前,先要练习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
五禽戏也像瑜伽一样,是模仿动物的。五禽戏模仿的动物分别是龙、虎、熊、鹰和猴五种。印度没有龙和熊这两种动物,所以瑜伽里也没这两种动物的体势。
八段锦被称为“充电运动”。练的时候要按八个方位来做。其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一式,和瑜伽里的摩天式很相似。
易筋经是印度人创立的,他就是泛海来到中国的达摩。易盘经有十二式,而第十式跟瑜伽里的下犬式相似。
太极被西方人称为“动态冥想”。练起来有行云流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感觉。
我想不管是印度的瑜伽也好,还是中国的各种健身方式也罢,都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练了中国的这些传统的健身方式以后,更觉得“气”的重要。以前总纳闷,为什么一些印度的瑜伽行者不练什么体势,只练呼吸及冥想;为什么张惠兰的书起名叫《气功与冥想》,而不叫《体势大全》什么的。原来中国和印度的先人们都觉得“气”才是身体中最重要的,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着气展开的。
总感觉紫若的瑜伽有种与其它教练说不出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她除了瑜伽,还会瑜伽之外的一些东西,而且能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呢?
我不知道。我知道紫若的还太少。我想了解紫若,我想了解她的一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