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昔人已乘“白云”去

(2007-04-24 13:45:03)
标签:

感悟随笔

文化

旅行

越人楚人

博游八极

唐诗别裁

分类: 《诗情画意》(赏欣)
 唐诗别裁(4)
 
昔人已乘“白云”去
 
·越人U楚人
 
 

昔人已乘“白云”去

 

    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其首句究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一直是诗坛争执不休的一个焦点。以笔者之愚见,似乎“白云”说更值得肯定。因为诗中之“昔人”实乃黄鹤仙人也,黄鹤与仙人在此一物同体,故“昔人”惟有乘白云而去,否则难以解释黄鹤何以乘黄鹤而去呢?

    其实唐代三个选本《国秀集》、《河岳英灵集》、《又玄集》,宋代的《唐诗纪事》、《三体唐诗》,元代的选集《唐音》,崔诗首句都是“白云”。而元代另一个选集《唐诗鼓吹》却开始改为“黄鹤”了。于是,从明代的《唐诗品汇》、《唐诗解》直到清代的《唐诗别裁》、《唐诗三百首》等,都改作“黄鹤”了。

    由此可见,似乎在金元之间,有人把“白云”改作“黄鹤”,使它和下句的关系更紧些。但是晚唐的选本《又玄集》在诗题下加了一个注:“黄鹤乃人名也。”这个注非常奇怪,好象已知道有人改作“黄鹤”,因此注明黄鹤是人名,以证其误。如此看来,又仿佛唐代末年已经有改作“黄鹤”的写本了。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又玄集》,是从日本传回来的,1959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据日本刻本影印,其未必是原本式样。这个注可能是后人所加,而不是此书编者韦庄的原注。明代《唐诗解》的著者唐汝询在此句下注道:“黄鹤,诸本多作白云,非。”他所谓诸本,是他所见同时代流行的版本。他并未查考唐宋之旧本,不知道当时的诸本都作“白云”。如此武断地肯定了黄鹤,致使以后清代诸家都跟着他错了。

    自唐汝询否定了“白云”说后,仍一直有人争执“白云”与“黄鹤”之是非。于是金圣叹出来助阵,在《选批唐才子诗》中,极力为“黄鹤”辩护。他说:“此即千载喧传所云《黄鹤楼》诗也。有本乃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知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且使昔人若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金圣叹的这一辩解,真可当读者一噱,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但诸多方家均以为崔颢原诗,必是“白云”无疑。一则有唐宋诸选本为证,二则此诗第一、二联都以“白云”、“黄鹤”对句。没有第一句的“白云”,第四句的“白云”从何而来?其实原诗第一句的“白云”和第三句的“黄鹤”都是虚用,实质上代替了一个“仙”字。第二句的“黄鹤”和第四句的“白云”才是实用,表示眼前的景物。

    “昔人已乘白云去,兹地空余黄鹤楼。”我们似乎应该让崔颢的这首“七律之首”归本归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