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2022-03-11 16:09:35)
标签:

梅田古道

清塘岭吴岭

滴水岩

括苍古道

处州府

分类: 处州古道山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梅田古道上的清塘岭,注定是寂寞的。

    一日,空闲翻阅民国版《丽水县志》,山水篇中有云:“清塘岭,在县北六十五里。古为官道,与缙南接壤。高五里许,岭巅有塘,水甚澄清。”想想,这不就是梅田古道到仙渡后往缙云而去要翻越的山岭吧。那岭,2010年曾与怒放、一聊、石头等人特意去走过一回,一晃就是十多年了,当即便想着择时再行。

    周六5日天气晴好,气温近20度,在春日也算是户外难得的好日子,便邀约14人早8时多出发,9时到仙渡的滴水岩村口。村口与一老爷打听到吴岭的路口,便起步登山。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史料载,梅田古道全长约九十里,从古处州府城的望京门,即今丽阳门出发,经北郭桥、花街、林宅口、柴弄口到太平,此段路线与稽勾古道同行,到太平后稽勾古道往西北向西溪、武义而去。而梅田古道则转向东北方,沿冯坑源经木后岭脚,过枫树岭头,上顺坑岭至梅田村,经岭头、半岭、根竹园到葛渡(古有驿站),过皂树、芦村,越清塘岭进入缙云县境内到杜村、黄店,最后过三里村到缙云县城与括苍古道汇合。梅田古道在历史上是一条重要的交通便道、商贸通道、文化经济交流的廊道,为古处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现人走梅田古道,大多是走走太平到仙渡段,这一段也是古道保存最完好、景色最丰富的地段。尤以春日桃花十里,受人追捧,无可厚非。过仙渡后的古道,极少有人涉足,犹如邻女深藏闺中,忘却人们的记忆之中。其实,梅田古道到仙渡后,除了越清塘岭到缙云的主线之外,还有“富村桑溪线、仙里鲍店线、南源滴水岩线”三条支线到缙云,犹如花朵一般开出四枝,挺有趣的。《丽水市交通志》载:“仙里、鲍店线,自葛渡村北行,经将军岭至仙里,越鲍店岭入缙云境。境内行程6公里,为乡人经缙云新建出永康的捷径。

我喜爱咀嚼史料,在现实中寻找历史的痕迹。这次行走便想探寻一番寂寞的梅田古道后段,率把南源滴水岩线与清塘岭主线串起来,走个小圈子。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滴水岩村名形象有趣,因村后与缙云县交界处有一巨岩,而得名。民国版《丽水县志》载:“壁立数百仞,岩隙暗泉滴沥,盛夏不竭,严冬则冻箸晶悬矣”。从括苍古道经过巨岩时,能感受到此地段刺骨寒冷,地面常年湿滑积水,冬日常有冰凌垂挂。村沿溪两岸而建,村后有大片的山田,沿此山岙有古岭道上山,此岭即是吴岭,岙口便是吴岭头。据《缙云县地名志》载:“吴岭村在东渡西南7公里山上。村边有一条通向丽水的山道称吴岭,村因岭而得名。

吴岭在山岙梯田间上行,岭道宽约米许,以小石块砌成,部分路段因开机耕路交叉而破坏,到吴岭头约是2公里。岭头海拔近500米,正岙口处有一新建的三层别墅,占地面积上千平方,极其奢华。房边上,还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空中泳池,居高临下,视野极佳。房子刚装修好,地下室正在加工生产许多假山石摆件,估计是当地土豪的窝。

据说,吴岭一带沙土中多含铁砂,民国间即在此淘铁砂炼铁。1958年大办钢铁时,曾大规模于此挖土淘洗铁砂,大量铁砂运东渡和县城冶炼,由于冶炼技术原因,未有真正钢铁炼成。故民间又称吴岭为红岭。我猜想,“红岭”与“吴岭”用仙渡土话说来发言相近,吴岭可能是红岭的谐音而来。

吴岭是个大村,村落在一个大山岙中,点状聚落,村舍呈长形台阶状错落。以杜、洪、叶、吴姓居多。早几年曾从外面公路上车子拐进来看过,那时的村中有大量的老房子,现在村子大多是新建的楼房,只有大会堂附近还有少量的老泥屋保留着,显得十分的破败。

在村中问询一番,得知到七里乡杜村有两条路可行。翻过村后山就是七里乡的项弄村,有石头路可相通。往村东北方向,有古道直接通向杜村。梅田古道滴水岩支线应该就是通往杜村,与翻清塘岭过来的主线汇合。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吴岭村通往东北方向大岙的2公里古道都已被新开的机耕路覆盖。大岙是山片地名,以坐落地形特征得名。早年曾有几房人家居住,现在早已搬迁,只留下一个路边凉亭。亭中横梁上留字云,斯亭也,始建于大清嘉庆年间。现在的小亭应是后人新修的。

亭边,除了机耕路继续向前到清塘寺村方向,边上还有三条土路可行。看了地图,与杜村的项书记多次通话,依然不能确定路线。杜村的项书记是个热心人,前天通过他人介绍联系上后,本想问一下线路情况,他便热情相邀大家到杜村安排中饭。项书记早年外出参军,回来后又在丽水的单位中工作,前年才回村兼职书记,这边的路况他也不太熟悉。热心的项书记不断向村民了解,反复与我电话沟通,我们也连续两次试行凉亭左手边的两条山路,走上一段都感觉不对折回。两次试错后,终于顺着国防光缆预埋的线路下山,找对了道路。

顺岙下山的岭道十分的陡,大家走得十分的小心,半路上遇到了来接我们的项书记和一年轻村民。村民告诉我,这岭道当地人称百步峋,意思是坡很陡,也是杜村到吴岭最近的古道。早年,他到山岙中放牛,就爬岭道到吴岭村看电影。吴岭到杜村古道共10里路,凉亭处正好是半路口。

午饭安排在项弄,看看时间已近午时,项书记安排了几个车子,直接把我们载到了项弄。公路从杜村边通过,沿山谷长长的杜村是梅田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古时行人从缙云县城出发,走一天到杜村要歇息后,才翻越清塘岭到莲都境内,故古道穿村而过的杜村老街,商业繁荣,店铺林立。2010年来时,在村内长长的大街上逛荡了许久。项书记告诉我,老街还基本保存着,只是老屋又破败了不少。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项弄居于清塘岭的路口,现属杜村行政村所有。村子属于点状复合型聚落,祖居项姓,地处山谷,故得名项弄。据村子中的《项氏宗谱》记载,该村项姓是明中叶,从丽水瀑泉项拍善公迁入。

项书记在村口姐姐家,烧了两桌菜招待大家,还有一大锅喷喷香的缙云菜饭。正巧乡里几位领导也在村商议项目,等我们一起就餐。桌上的土鸡火锅、红烧肉、油豆腐泡、土豆丝都很好吃,慧慧与芙韵早早就占着红烧肉边上的位子,不时夹一块入嘴,就知道味道好不好吃啦。

最让人难忘的是缙云菜饭。刚蒸上来的大锅菜饭,冒着诱人香味的热气,着实让人心动。那年在缙云中学附近与朋友偶然间吃过一次菜饭与骨头汤,在记忆中留下好吃的味道。上次一群人到三溪看桃花,在上周村也是吃菜饭,很是美味。边吃菜饭,边听当地人介绍菜饭的故事,原来这菜饭不但难做,而且还有着传说。缙云菜饭,又叫立夏饭、芥菜饭,用土灶烧出来的最为美味。锅中热油,炝锅后下入咸肉,煸炸出肥油后放入笋、毛芋头、蚕豆、排骨等食材,炒匀半熟时倒入切好的芥菜,之后调味,再在上面铺上提前泡发的大米,加少许水中火焖煮。待水分半干后揭盖炒匀,转小火再焖上十来分钟。等到从锅中飘出阵阵的香味后,一大锅菜饭就出锅了。

缙云菜饭有"吃了芥菜饭生疥疮"的说法。传说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如疥疮等皮肤病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富含叶绿素及维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这说法倒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至于皇帝微服吃菜饭什么的,纯粹是编造的。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饭后,从清塘岭返回。清塘岭到仙渡芦村只有5里路,岭头处海拔只有500米,石砌台阶宽米余,保存较为完好。芦村上来已经开通了机耕路,经过的地方把古道挖断,有所破坏。岭头处搭有简易房,房内养鸡脏乱不堪。四周看了几眼,岭巅有塘,水甚澄清”,并无所见。

到芦村,乘预先停留的车子返回。全程约12公里,用时不足4小时。

芦村,沿山涧两边而建,前后延续有一公里多。村口有一水库,集了一潭碧水。沿路走来,几乎没看到老房子,古道经过的痕迹留存得不多,便也不甚感兴趣了。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春日走吴岭清塘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