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2021-07-28 23:07:39)
标签:

川西自驾

都江堰

汶川映秀

羌族

分类: 走南闯北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人要知美求美,须至天地间观寻。

川西,以融合藏疆之美、民族之情、山川之秀,引无数人,忍不住出发的脚步。九天的川西自驾,便是寻美之旅、圆梦之行、倾心之念,修身又历心。

10日一早起来,房间内阵阵潮霉刺鼻气味,不堪忍受,心中忍不住又骂了一回去哪儿网的坑人恶招。我与糖果匆匆洗一把便拎起行李逃下楼来。宾馆在双流机场周边的居民区中,周边有许多特色的餐饮。街口就有一家两开间的王辣面庄,有面条、抄手、水饺、米线等面食,店内坐满了当地人,店主夫妻俩忙得热乎。我点了2两的特色杂酱面,满满一大碗才9元,实在是便宜。拌好上口,杂酱浓香可口,面条劲道十足,正是喜欢的口味。不知为何,东北、西北的面食就是好吃,南方人无论怎么也做不出那种味道。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早上联系后,蓉之风老板挺守时的,10点就把车子送到宾馆门口,一看是辆全新的别克商务GL8,心里别提有多乐滋的。必竟车辆好才是全程安全最基本的保障,而且车子前后排的位置都舒适,适合大家长距离乘坐。简单看了车况,签了合约交了押金,很快便交接了车子。别克商务的后备箱还是大的,正好装下6只行李箱,简直就是量身定制。一群人便乐滋滋上车,开始了自驾之旅。

第一天计划走G4高速和217国道,过都江堰、映秀、汶川到理县住宿,约190公里行程。成都出城还是不方便,找找加油站,高速路口走叉了,到得都江堰景区都午后2点了。

闻名遐迩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都江堰类同通济堰,都是古时把江水通过堰坝分流引入平原,发挥溢洪、灌溉的作用。之前多次到成都,都无意来看看,对特别成熟的景区,我还真的提不太起游玩的兴趣。看到门口广场上全是人,大家在车上便统一意见,到门口拍几张照片,不进景区了,算是到此一游。车子过岷江大桥时,在桥上可以看到古堰上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等景观,看上一眼,便知足了。至于那安澜索桥走或不走,真的无所谓。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映秀是“512”地震的震中和重灾区,路过映秀是一定要转进去看看的。在映秀镇路口,矗立着一块写着“5.12震中映秀”几个大字的巨大石头,这块巨石是地震时山体崩裂滚下来的,如今成为映秀的标志性路牌。穿过一个新建的党建广场,就是旋口中学地震遗址,是映秀的核心参观点。本想说是映秀的核心景区,用上景区两字,实在是对地震中逝者的不敬,想想还是参观点,更为妥当。学校的几幢教学楼、宿舍楼地震后塌成一片废墟,确实让人震惊和警省。川西一带是欧亚版块碰撞挤压的地震带,地质极其不稳定,发生地震是大概率的事。映秀通过十几年的援建,处处都是新房子,但在我眼中,都是不安全的。若是我的故乡在这里,那是没日没夜也要逃离。即便背井离乡,也总比始终高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要强。

高速两边陡峭的山体上,还可以看到一片片光秃秃的岩壁,应该是当时地震塌陷的山体。全新重建的汶川县城,岷江穿城而过,两岸有许多高楼,还是颇有规模的。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县因江而得名,从汉武帝设汶山郡开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郡县史。进城就看到汶川县“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宣传语。在县城岷江桥头,有一座大禹的塑像,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握铁耜,我看象一位渔夫的样子。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汶川、理县一带是羌族集聚区,汶川还是全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是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交汇融合的地带。行摄在做攻略时特意强调,汶川博物馆门前大街,有许多羌族妇女在卖菜等,非常有地方特色,让我们去看看。反正小县城也没地方可去,便直奔博物馆而去。博物馆前大街两边有许多售买当地土特产的摊位,除了牦牛肉干、干松茸、香菇等食用菌,还有许多售买李子的小摊贩,而且有红皮、青皮等好几样品种。后来,路边细看,还真的种有许多的李子树。上网一查,有“汶川三宝”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名气还挺大的。汶川的青红脆李具有皮薄肉厚,酸度适度,香脆可口等特点,只是我水果喜甜厌酸,口感不对头。想想也是的,汶川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合成堆积,夏天的高山雪水滋润下,让水果更加甜蜜可口。

摊边,正巧有几位羌族老太太聚一起聊天,我忙凑上去,老太太看到我拍照,还很友善整整衣服让我拍。老太太头包帽巾,身穿民族服装,还穿戴许多银饰品,很有镜头感。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羌族于我来说,是十分陌生神秘的民族。出发前恶补了一下有关的常识,这几天又连续参观了一些博物馆,总算有所了解。

羌族自称"尔玛""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现在约3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羌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羌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神灵均以白石(白色石英石)为象征,被敬奉于山中、林地、屋顶和室内。一般在碉房屋顶四角供有五块白石,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羌族一般在向阳、背风,有耕地和水源的高半山或河谷地带筑屋造房,由几户或几十户形成自然村寨。建筑大致分为两类:碉楼与碉房。

民族服饰以包头帕、束腰带,穿棉布或锦缎长衫为主。中老年人多为单一的蓝色、黑色,年轻姑娘则喜欢艳丽的色彩。女性普遍喜戴银牌、领花、耳环、手镯、戒指、发簪,有的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挂链珠和椭圆形的"色吴"

新建的汶川博物馆体量较大,前有广场,由好几个展馆组成,县级馆中已是很不错了。大堂有一个巨大的县城地势沙盘,让人一目然。沙盘边墙图片介绍了地震后汶川的惨烈画面,整个县城残墙断壁,一片废墟。这些画面,虽然无数次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但是来到汶川再次看到,依然令人震撼,让人心痛。

馆内一楼为游客接待中心,二楼为汶川历史文化展馆,三楼是广东援建汶川灾后重建成果展。二楼有“穿越六千年、古羌家园、城镇足迹、红色汶川和羌族文化”五个展厅,以专题陈列的形式展现着汶川历史发展长河中最为闪光最具特色的片段。红色汶川展厅内,重点介绍了1935年红-军长--征过汶川的情况,汶川是成都平原通往雪山草地的必经之地,素有“西川锁钥”、“西羌门户”之称,红-军攻雁门,占威州,夺岭岗,几乎遍及全县各地。红-军在汶川4个来月时间 ,先后发生雁门关战斗、板桥关战斗、马岭山狙击战等三大战役,羌族群众的协作下,狠狠打击了敌军部队的围追堵截,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看罢二楼,已临下班,便没上三楼。

天色已晚,驱车向理县进发。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川西自驾--路过汶川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川西自驾--路过汶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