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2020-11-26 22:33:28)
标签:

南黄古道

天台临海

国清寺

红枫

济公

分类: 游山玩水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深秋,南黄古道最美的季节。

    谋划去南黄古道已久,屡次起意,终在11月下旬成行。早知南黄古道为浙江最美十大古道之一,萌生想法还是因为锦色的多篇推文,何况周边有国清寺,率成心要去走一走。

    21日周六早7时半,十人集结出发。巧合的是,包租的车辆,甚至驾驶员都与上次去徽杭古道相同。11座的商务车,每个独立座位,虽然没有行李舱稍显车内拥挤,但位置宽敞、舒适足以弥补不足。补补觉、说说笑、嗑瓜子,3小时的车程并不长。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吃罢天台当地的特色小吃,入住城中心的而无民宿。当地朋友提供迅息,明天南黄古道要搞红枫节,非常拥挤。便当即调整行程,下午出发走南黄古道。事后来看,非常正确的决定,周日一大早便下起了大雨,走古道肯定是路滑难行,景色也差许多。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南黄古道是古时天台到临海的通道,目前天台南屏乡前杨村到临海黄坦乡大泛村之间尚保存完好的一段,全长约10公里。据介绍,古道源于北宋初,兴于宋,盛于明清,是贯穿着浙东部纵向行走的一条重要商贸通道。由于天台设县于三国吴初年(222231),是台州的第一个县,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很好理解,这条天台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古道九曲十弯,古树飘香,以枫叶和梯田著称,被誉为与香山齐名的全国八大赏枫基地、江南最美古道之一。靠近天台一边是沧桑古道,高大枫树罗列两边,仿佛油画一般,非常壮观;近临海一边是无穷无尽的梯田,夹杂着古老村落,春暖花开,梯田放水的时候,尤其漂亮。

    古道有多种走法,大多是从前杨起步到大泛,再绕路回到半道的观音殿,重回古道或山谷龙潭叠瀑回来,约是10公里。也可登顶济公庙后返回,从山谷龙潭叠瀑回来,约是6公里。我们考虑到天气阴沉,视线看不远,雾气弥漫中梯田景观看不到,又加之下午时间紧迫,便选择了6公里的线路。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车到前杨村乡政府门口,两个当地的中年妇女私自在拦车收取停车费,设私卡、收黑钱这种情况早些年的景点比较普遍,时至今日在浙江还发生这种情况,感觉是很丢浙江人脸面的行为,真不知当地政府如何管理的。看看到了村口,也懒得与她们纠缠,便让车子停在村外,我们步行入村。

    因为古道,前杨村投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起了游客中心、小吃一条街,村边建了户外拓展基地,种植了大片的花海,当地政府还是非常用心的,这方面值得点赞。

村口便是古道入口。过护龙寺,走古石拱桥,踏上古道。大块青石堆砌,石块斑驳陆离,磨得油光发亮,尽显历史沧桑感。古道有2米多宽,转弯处更为宽阔,比之徽杭古道、括苍古道更加气派,彰显古道的悠远文化历史。古道沿山势缓缓上坡,非常好走。两边尽是高大的古枫树,间或有古樟、古松、苦槠、栎树等。据统计,两人合抱粗壮的古树有500多株,而且集中分布在天台一侧的2公里路段上,实可谓苍松迎宾,丹枫争艳,巨樟飘香,山花烂漫,美不胜收。

深秋,是南黄古道醉美的季节。从入口到观音殿2公里又是古道最美的路段。一入深秋,整个山坡的树叶开始转色,红、黄、绿交织一起。在古松的苍劲、古樟的粗壮、苦槠的古朴衬托下,红枫更加的争奇斗艳、层林尽染。那色彩艳丽的枫叶,有整树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又如“飞焰欲横天”。有成片成片金黄的,黄的耀眼,黄的灿烂,真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虽是阴日,却有着区别晴时的别样景色。我们不紧不慢,边走边赏,边走边拍,尽情享受秋日的美好时光。越往上爬,走入深山,枫树更大、枫叶颜色更深,更加精致和艳丽。杜牧有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把红叶描绘得胜于“二月花”,若是细细一品,倒是非常的有理。春天的红花虽然色彩鲜艳,但不如秋天的红叶色泽深沉、透彻。而南黄古道的红叶除了深沉、透彻之外,还拥有一种飘逸的美,更有一味浓郁的文化气息。

泗洲堂和观音殿一带,是景色最为集中之地。边上有一木牌上云:“泗洲堂满山遍野,层林尽染、苍松虹枝、丹枫招展、硕樟泼黛、朱桕烧丹、山花斑斓,酷似浓墨重彩的天然画卷,这里是古道与红枫的完美融洽,山与水的精妙结合,动与静的合理组合,形成开阔与幽静的空间格局,达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旅游胜地”。细细品味,其言甚为有理。观音殿实质是旧时的古道长廊亭,无非是亭边依山一侧摆放了观音佛像,供行人歇息的同时,又不忘进香朝觐佛祖。殿外,一株巨大的古樟向悬崖外伸展着粗壮的枝条,四周满是高大的古枫树。红枫与佛殿,自然与人文,就这样彼此融汇一起。正如释惟华在该殿题壁所云:“九曲回肠赏红枫,悬崖峭壁托奇峰;南黄古道穿峡过,枫叶满地可寻踪。今日有幸登天台,满目美景兴致来。流水潺潺林木盛,敬佛烧香拜观音。”我坐在亭栏边,望着远山的秋景,不禁思绪万千,人生繁华落尽处,亦不正是红尘超脱时啊。

漫步古道,满眼苍郁艳丽。苍松虬枝横斜,丹枫红叶招展,巨樟香气四溢,山茶洁白绽放,仿佛画家笔下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南黄古道,又如一本厚重的史书展示在游人面前。昔时,乡族村民在这里匆匆行走,旅途奔波的商人在这里休憩过,修行传道的比丘一路默读经书,官宦书生在此吟诗作画。古道上,还有那供行人歇息的简朴石窟、挑夫在路石上留下的斑斑杖痕、马帮在道旁踏出的蜿蜒小径、先人砌就的零星田块和手植的古树,这些都让人追寻千年的历史轨迹,浮想联翩,仿佛那哒哒的马蹄声仍在耳畔回响。而今,只有前呼后拥的游人不知疲倦地在岭上攀爬,历史的时空仿佛顷刻在此凝结。这条古道,连着天台与临海,连着故乡热土与客居远方,连着生活与梦想,它是一条饱经风霜的茶马古道,又是一条承载历史的文化之路。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继续前行,古道沿山延伸,变得更窄更陡,雾湿中石块俞加的滑溜,不易行走。海拔600多米的山顶有济公殿。两座相对而建的单层平房内,装饰简朴,正中是济公活佛右手持破扇笑对众人像。佛像左右联云“济困扶危犹春风煦物,功德覃敷若日月恩光。”天台山素称“佛宗道源”,南黄古道及周边亦分布着前殿、护龙寺、泗州堂、观音殿、兴教寺、翠屏寺和眼前的济公殿,使得天台山南山同北山一样弥漫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看着雾越来越浓,我们没有继续前行,选择返回观音殿,再从山谷龙潭叠瀑回到前杨村。新修的游步道在山谷溪边迂回穿行,有着一级级的瀑布,什么龙瀑、金龟瀑、醉秋瀑、沁心瀑、涌泉瀑......所谓九步一潭,十步一瀑。在我看来都不过如此,大家提不起兴致欣赏,便一路走过,返回村中。

    前杨村是个古村落,有八百年历史,为南屏乡第一大村。一棵八人合抱的古樟如撑天巨伞立在村口,樟边的民居墙上有着大型壁画。据说,村民大多姓杨,是中国第一廉吏、东汉名臣、“关西孔孟”杨震的后裔。村中有一大祠堂名为“四知堂”,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四知”也!以此纪念先祖杨震之清正廉洁。穿村而过,依托古道的人流全民皆商,古街两旁开了许多农家乐和民宿,在路旁家门口摆着生姜、毛芋、蕃薯、笋干等土特产。相比他地,前杨村民虽经商,不太吆喝和拉客,更不会强买强卖,透着质朴实在的本分,觉得挺好的。

    南黄古道,正在放肆的展示着自己最美的容颜。

    匆匆而过的我们,只想为它停留片刻,举起相机将这美丽的画面以及一张张动人的笑颜,记录下我们一起看过的每一处风景。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走在醉美的南黄古道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