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的水系河流

(2007-11-07 22:02:20)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知识/探索

分类: 教育杂谈
 

济南的水系河流

济南,位于泰山北麓,黄河以南,地势南高北低,既有以石灰岩为主的山地丘岭,又有山前倾斜平原,也有典型的黄泛区冲积平原的地貌特征,因而境内河流较多,除拥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外,还有巨野河、玉符河、泉泸河和锦秀川、锦阳川、锦云川等季节性的泄洪、防洪河道。

黄河  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已有110万年的历史。

现在的黄河河道,古称“济水”。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专著《禹贡》记载:“导允水东流为济,入于河”,说明“济水”的上游应为“允水”。隋代开凿大运河,取道山东时,贯通永济渠、通济渠,这里的“济”也与济水有关,以后的济水改称“大清河”,金元之后,大清河河道为黄河所夺,“济水”之名不复存在,1855年,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道大清河道入渤海,形成了现在的黄河,大清河之名也随之消失。

小清河  为北宋末年伪齐皇帝刘豫为泄济南北部之洪水而组织民众所凿,其源头原为济南的泉水汇集。建国后,为补充济南用水之不足,在济南西郊玉符河畔的睦里村建闸引黄河水和玉符河水入小清河水,形成了现在的小清河的源头。现在的小清河,由睦里闸为源头,东流而汇济南泉水、工业民用污水,流经历城、章丘等七个县市,至寿光的羊角沟入海。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前,小清河水量稳定,水质清澈,碧水清波,游鱼可见,是济南通向沿海的唯一通航河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由于大量污水排入,鱼虾绝迹,至八十年代中期,由于地下水无节制的开采,水源衰竭,不再通航。昨日,整治小清河工程挖出了第一铲,小清河将有望恢复往日之“清”。

巨野河  源于彩石镇大龙堂和老树峪两地,汇流于狼猫山水库之水,经孙村镇在抬头河出境。巨野河原属季节性泄洪河道,原常年流水,后因上游修筑蓄水工程而干涸。

玉符河  源于历城仲宫镇的卧虎山水库。锦秀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之水与泉泸河之水汇集于卧虎山水库,流经玉符山,故河以山而名“玉符河”。 玉符河至小李山入党家庄,由吴家堡的北店子而入黄河。玉符河原属季节性泄洪河道,原常年流水,后因上游修筑蓄水工程而干涸。

泉泸河  源于十六里河镇的小候家村。泉泸河水由此流向西北,至涝坡村转而西南,经凤凰村西部,在仲宫与秀川之水相会,入卧虎山水库。

锦秀川  俗称仲宫河。源于章丘佛峪之东山下的石壁玲珑泉,经西营镇的林枝村南入历城境内,至枣林纳南岸葫芦峪之水,又接塔窝北岸天晴峪、东岭角、积米峪、鸭子泉之水,合流成河折而西南,在西营 村又南接梯子山、藕池、罗伽三水,北纳黄鹿泉之水,从而三源合一形成河,折向西北,在仲宫镇的邱家庄、郭而庄汇泉泸河,入卧虎山水库。

锦云川  俗称锦银川。源于长城岭之阴的高尔小核桃园村和南丘村,经石灰河而西流,北折核桃园,又经出泉沟至高尔,与同源于长城岭的邱家峪水相会于八达岭水库。出库后,北流孙家崖、邢家村,在并渡口与锦阳川之水汇流而入卧虎山水库。

锦阳川  又名南川,源于柳埠镇长城岭下的窝铺峪,在长峪向东北经黄巢、于科至窝铺村北行。在柳埠村,与源于卧龙池和南来的亓城峪水、与源于柴家庄、阎家峪、田家庄的西南峪水相会成川,越西坡、突泉,在并渡口与锦云川之水汇流而入卧虎山水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