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有意思的贵阳首届“山地舞蹈艺术交流周”开幕式

(2021-05-07 13:34:01)
标签:

山地舞蹈周

雷动天下

文化

现代舞

很有意思的贵阳首届“山地舞蹈艺术交流周”开幕式

    在今年520日贵阳举行的首届“山地舞蹈艺术交流周”中,北京雷动天下参与了开幕式舞剧的演出,舞剧名为《风动铃动心动》,舞剧的内容和形式很有意思、名字设计也很有意思,名称的英文翻译也让我们绞尽脑汁,了解后也觉得很有意思!

    《风动铃动心动》的内容取材于贵州地区的苗族葬礼仪式,表层意象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对离去灵魂的护卫和祈福,而深层意义则是对传统在当代社会处境的反思、对民族文化在国家发展背景下再生与壮大的期待。整个舞剧由北京雷动天下的现代舞者、贵州苗族原生态芦笙歌舞队、苗族现代音乐人组成的央格里乐团联合演出,可说是一部融合了现代技巧意识和苗族原生态形式的“世界音乐舞蹈”。

很有意思的贵阳首届“山地舞蹈艺术交流周”开幕式

    这部舞剧《风动铃动心动》的名字明显来自【六祖坛经】中描述的一段禅宗公案:一日六祖惠能在广州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个‘风动幡动心动’是佛家禅宗唯心论的重要思想源头之一,但这则公案提出的思考题目又远不止唯心主义那么简单,它更大程度地以一个超然局外人的心态观察事件的发生。

其中究竟‘风动’还是‘幡动’?代表了思考的两个层次:认为是‘幡因风吹而动的’,可以说是阐述佛家‘因果论’,也相当于科学里的‘关系研究’;而认为是‘幡非因风而动的’是佛家的‘唯识论’,也可以算是科学里的‘本质研究’。如果把舞剧的主体‘苗族文化’当成公案里的主体‘幡’来看,我们便可以思考今天民族文化的‘动’(消逝变化),到底是因为‘幡’(苗族文化)本身的问题,还是外部‘风’(今天潮流风气)的影响问题!最后,‘仁者心动’所展示的,正是我们作为当代人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心态了。

很有意思的贵阳首届“山地舞蹈艺术交流周”开幕式
    舞剧《风动铃动心动》只是提出思考的方向,而非对问题的答案,所以观众来看作品时,可以各自‘心动’,各有想法;不过,在为舞剧取个英文名字时,却让我感到有点棘手。因为‘风动’、‘幡动’、‘心动’已经在中国人的文化认知里落地生根,几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舞剧的中文名字《风动铃动心动》虽然因为苗族的传统服饰挂满铃铛而把‘幡’改为‘铃’,仍不阻碍中国观众对舞剧主题和内容的联想;但外国人并不知道这些禅宗公案,把中文直接翻译成英文:‘Wind Blows Bell Rings Heart Beats’,表面上和舞蹈内容毫无关系,结果只能让外国观众看得一头雾水,真的无法理解哦!

 

几经考虑后,把英文名字简化为“Rite of Summer”,中文意思是‘夏之祭’,既是直接描述舞台上所发生的苗族葬礼事件,更和当今著名的一部现代舞剧《春之祭》有十足关连。《春之祭》由史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作曲,尼金斯基Nijinsky编舞,首演于1913年,被誉为现代音乐和现代芭蕾的启始作品,内容描述每当春天来临,村里要把最优秀的女孩献祭,她的血洒遍大地,生命才能从泥土里茁長而出。“山地舞蹈艺术交流周”开幕式演出的英文名称《夏之祭》说的也是一个祭礼,祭奠的却是整个民族,祈求传统精神和文化得以丰沃繁衍,其实也就是《风动铃动》之后的《心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