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告别城市当代·建立风临山海

(2019-11-02 12:09:21)
标签:

文化

舞蹈

现代舞

城市当代舞蹈团

风临山海



告别城市当代·建立风临山海

告别城市当代·建立风临山海

我在197995日创办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到105日庆祝舞团满月的那一天,刚好正是中秋节。记得在九龙黄大仙的天台排练场里,一群年轻初生之犊的香港舞者们,宛如家人,一起举头望向圆圆的月亮,当时我的心里其实有点忐忑,不知道在这片沙漠中硬栽出来的这一株现代舞蹈团,能够经历多少个如此的圆月中秋?

2019913日晚上,我独个儿踏在北京宁谧清凉如水的街道,心里却被香港传来的示威游行消息烦扰不堪——现代舞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反映时代!可在这乱局中如何发声?是人云亦云随众走上街头?是沉默不语明哲保身?还是振臂呐喊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然后面对一些黑衣蒙面、不知身份的人的霸凌,再下来便要互相撕扯?蹒跚中陡然发现,天上高悬一盏银盘,原来又是一个中秋节!

那一刻,40年前那和煦体贴、遍照前路的明月重现眼前,一股明悟自心底涌起——是时候放下了!我多年来建立并主持城市当代舞蹈团,早已完成了在香港发展现代舞的工作,却为了某些虚荣,如今陷入烦恼,比如南华早报昔日赞扬城市当代舞蹈团是“香港的艺术灵魂”,我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灵魂”看成香港的权威代表;其实每一个人有自己独立的“灵魂”,就如城市当代舞蹈团有十四位专业舞者,四十多位行政、技术、外展员工,加上八十多位兼职培训中心老师,每个人对香港各有想法、各有诉求,思想本质上更是南辕北辙、彼此冲突,真的不需要一个“灵魂”,去代表这些芜杂而喧闹的声音行为。

明乎此,我才能敞开胸臆,解除束缚;举目望去,那40年前一条虽然难走,却属于纯粹自己的,干净澄澈的现代舞之路,仍然逶迤脚前。这条路无非用两条腿去走:一条腿叫做舍得放下,另一条腿叫做重新出发。

 

舍得放下——既然已经完成了在香港推动现代舞的工作,便是时候告别城市当代舞蹈团。

我在20199月中秋节过后,向城市当代舞蹈团董事局呈辞艺术总监之职,到十月中获得正式批准。无可否认,四十年间现代舞在香港从无到有,城市当代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我作为创团团长,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香港现代舞之路践行出来。但正如圣经上说:万物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当香港的现代舞已经成熟自立,我也完成了某种使命,便是时候说再见。许多朋友听说我不干了,一脸可惜,很替我感到难过。其实我今年64岁,已届退休年龄,难道要我真的老朽到行动不便思考不清的时候,才被别人请下神坛吗?

也有人认为曹诚渊执掌城市当代四十年,我的离开虽然不是天塌下来,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现代舞的本质之一,便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四十年来在我主持之下的城市当代,奉行兼容并蓄、反映时代的路线,多少编舞家包括黎海宁、梅卓燕、伍宇烈、邢亮、桑吉加、黄狄文、庞智筠等都曾在舞团留下过不同烙印,曹诚渊也只是众多烙印之一而已。至于新任艺术总监上场,自然带来不同的烙印,正是时代不断前行的明证,实在不值得过多感叹!

再者,打从多少年前开始,城市当代舞蹈团便已获得政府赞助,又能自负盈亏,各个部门如艺术部、行政部、舞美部、外展部和舞蹈中心等,各有专人负责,分工细致,可以保证运作质量达标。在过去七、八年间,我只是在舞团的艺术大方向上把关,甚少沾手实际的日常工作,当然也从来没有在舞蹈团里领过一分钱工资。如今我的引退,也只是缕清名实,对舞团的继续发展,毫无影响。我的告别城市当代,也可以算是“拂一拂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了吧!

 

重新出发——因为放下,才可轻松上路,建立崭新的现代舞交流平台:风临山海。

风临山海的名字,灵感来源于两本中国经典文献:【孙子兵法】和【山海经】。【孙子兵法】中,提出行军布阵需要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暴掠如火、不动如山,风、林、火、山一直是世间各类比赛运动里,对运动员的最高要求。但现代舞不是比赛运动,它追求的是更多哲理思考和情绪感受,舞蹈的本质,可以疾、可以徐,却不应暴掠,更不能一动不动,因此【山海经】里的山和海代替了【孙子兵法】里的火和山,变成了: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崇茂如山,深邈如海。而且因为“林“和”临“同音,而“风临山海“包含着”生命气息涌动,催发万物苏醒“的意象,由此,风临山海现代舞团横空出世!

严格来说,风临山海不是一个表演性质的现代舞团,更像一个演出经纪人组织,积极在香港搜罗精彩的现代舞节目,带往内地巡演于各个城市。风临山海的目标,是让香港的现代舞者有更多机会亲近接触内地的观众,也让内地喜爱现代舞的观众,通过风临山海认识更多香港的现代舞。我虽然曾经通过城市当代舞蹈团在内地举办各式舞蹈节、工作坊和研讨会等,但发现许多香港舞者到内地参加活动,匆忙来去,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了解当地的现代舞发展情况;内地的艺术家们,看了香港节目,鼓掌、回家,最多发表一些意见,也根本缺乏深层次的沟通渠道。一直以来,香港和内地的现代舞,宛如两个世界!

当然风临山海不会随便邀请香港舞者前往内地进行交流,而会严格审视他们在艺术上的水平,更要了解他们能否以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心态,和内地艺术家们建立血浓于水的伙伴关系。其实香港有不少和我志同道合的舞者,创作了不少精彩节目,在风临山海轻装上阵之后,便可以把这些真正的香港现代舞精英,邀请到中国内地进行巡演和交流。虽然风临山海仍在紧张筹备中,但已经拟定了一连串计划合作的舞者和节目,包括乔杨的《乔杨》、黎德威的《犊舞》、麦卓鸿的《乘风》和曾景辉的《冇眼睇》等,他们的演出交流成果,能否真的如风临山海,在内地激起千重浪花,我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