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玛窦》音乐剧成功首演

(2019-05-20 07:00:47)
标签:

音乐剧

文化

舞蹈

利玛窦

杂谈

《利玛窦》音乐剧成功首演

4月20日晚上,由香港天主教区投资,刘松仁牵头制作,黄俊达执导、黎允文作曲、黄狄文编舞,由王梓轩、陈洁仪、刘兆康等主演的《利玛窦》音乐剧,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首演。

音乐剧讲述了16世纪末,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并在中国生活,直到死去的二十八年事迹。当时的大明帝国风雨飘摇,外族入侵,倭寇横行,以致社会气氛排外封闭。利玛窦为了争取中国人信任,穿袈裟剃光头装扮和尚十年,同时努力学习粤语和官话,这与以往西方传教士高高在上的待人处事方式截然不同。后来他改穿儒服,因为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和中国文人无缝隙沟通,所以深受欢迎,被称为泰西儒士。他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并不是把天主教传来东方,而是把西方的天文、数学、科学知识带到中國,又用拉丁文把中国的『四书五经』翻译到西方。利玛深爱中华文化,年老时选择留在中国,最后葬在北京,而留给我们的,除了天主教的教诲外,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共融美好滋味。

我本人是基督徒,对利玛窦特别尊敬,更着迷于这位西方传教士在东方的经验,和在异乡的心路历程,所以鼓动城市当代舞蹈团大力支持《利玛窦》音乐剧的制作和演出。老实说,在香港制作一部音乐剧很不容易,参与演出和创作的都是演艺界的精英人士,平时各有各忙,要走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超巨型,而且带着宗教奉献精神的音乐剧制作,近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利玛窦》主创团队所面临的种种艰难,就不一一道来。

但如果有着精神的感召力,奇迹却是存在的——《利玛窦》音乐剧的演出,便是奇迹般地达到完美之境。每一个场景运转畅顺,每一个角色圆满发挥,而饰演利玛窦的王梓轩更如有神助,唱歌、跳舞、演戏,步步到位,而最后一段带着信仰升华和文化感悟的独白,在全场近两千观众的屏息静气中,如淙淙清泉流淌而出,感人至深。

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天主教传道音乐剧,可它传播的不是西方天主教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讯息,而是发起人恩保德神父,和主创人刘松仁,对东西方宗教哲学交融互通的终极思考。《利玛窦》音乐剧有着深邃的主题,却以非常专业水平的载歌载舞,和混合笑声和泪水的形式传递给观众。每次演出之后的谢幕,观众纷纷起立报以欢呼和掌声;结束后,大部分人又不愿离去,更多陷入沉默和思考,或许我们要思考今天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常常以正义之名行自高自大之事;而在437年前(1582年)只身前来中国,并奉献他一生的利玛窦,可以让我们重新发现一条人类未来之路吧!

《利玛窦》音乐剧成功首演

《利玛窦》音乐剧成功首演

《利玛窦》音乐剧成功首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