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马来西亚两地舞者合作演出《风中20》

标签:
文化舞蹈现代舞城市当代舞蹈团 |
今年9月8日及9日,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将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于马来西亚国家大剧院与当地的共享空间舞团联合演出《风中20》,节目由十个舞蹈篇章组成,包括五支香港和五支马来西亚编舞家的作品。香港的五支舞蹈包括桑吉加的《烟花·冷》、庞智筠的《购人心弦》、黄狄文的《思缠想后》、黎海宁的《畸人说梦》和我的《三千宠爱》,马来西亚的五支舞蹈则是由叶忠文和马金泉编排的《大树成林》、《黑白变(城市)》、《黑白变(百里的黑蛇)》、《法华经》和《萬象甲骨》。节目中,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和马来西亚共享空间以梅花间竹的次序演出,一方面凸显两地舞蹈作品的不同之处,另方面也呈现两地舞者的密切合作精神。
我为了这次演出,写了一点心声,算是演出前言,刊登在节目单中:
「我代表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衷心祝贺马来西亚共享空间成立二十年,带来的贺礼,便是在9月8、9日于马来西亚国家剧院推出的,由马来西亚与香港两个顶尖舞团连袂演出的《风中二十》。
我认识许多马来西亚舞者,他们非常认真对待舞蹈艺术,曾经为了梦想,漂洋过海,到香港寻找作为职业舞者的机会。城市当代舞蹈团的团员,许多都来自马来西亚,他们热情投入于舞团的创作和演出,除了帮助香港现代舞的发展,自己也成为香港舞蹈历史的一部份。叶忠文是这些舞者中的表表者,他于1998年从香港回到大马,与马金泉合作成立首个全职现代舞团——共享空间,在荒芜中开山劈石,建立一块属于马来西亚的现代舞净土。可以想象,这二十年的岁月经历,并不容易!
纪念成立二十周年的节目名字,就叫《风中二十》。这台节目的灵感源于去年城市当代舞蹈团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把自1997到2017年制作的近一百个原创舞蹈,精挑细选其中十个片段,无缝连接成一整台共90分钟的节目。这些舞蹈片段代表了过去二十年间,舞团几位最重要的编舞家:黎海寕、黄狄文、桑吉加、庞智筠和我本人的作品;也因为编舞家的创作风格各自不同,让《风中二十》的整体精神面貌,显得变化多端,充分展现了香港文化的多元包容特质。
这次与共享空间联合制作的《风中二十》,在香港的原版基础上大大提升一个台阶,把大马和香港两个重要舞团过去二十年的精华片段共冶一炉,更加体现了现代舞不囿于单一文化地域,而能够在国际的平等对话中,让艺术家们表达如何尊重个性、追求创新和反映时代。《风中二十》以风的意象为轴,回首共享空间和城市当代舞蹈团二十年来在风雨中的成长,寄望未来的舞者们,经历再多熏风、和风、狂风、暴风,仍然能够坚强自如地,在风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