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性和地区性艺术节的区别---《无梦可梦》开幕式演出

标签:
北京舞蹈双周文化舞蹈现代舞雷动天下 |
雷动天下每年一次主办“北京舞蹈双周”,邀请天下各路现代舞蹈名家汇聚北京,而身为东道主,将会在开幕式中把一部最新作品呈献观众。2018年“北京舞蹈双周”开幕式献礼的,是由马波、李捍忠联合执导,14位雷动天下舞者联袂演出的《无梦可梦》。这部作品的幕后班底异常强大,包括高捷设计服装、陈建明设计舞美和灯光、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视频,保证了一个精致而丰满的整体舞台效果。至于演员们的演出更是可圈可点,我观看排练时,被舞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张力,小小震惊了一把;在舞台上能够毫无保留地释放感情和挥洒肢体,正是一个专业舞团成熟而充满自信的表现。
这次排演《无梦可梦》,其实好赶。雷动天下在3、4月间从全国巡演《棱·角》回到北京,随即排演了另一台由阿迪亚新编的作品《弧》,5月中先后在北京、南京和鄂尔多斯公演,到6月才开始进入《无梦可梦》的创作。虽然时间紧迫,导演马波和李捍忠的筹备工作却做得非常细致,加上演员们彼此深有默契,使每天的排练一环扣一环,进度效果可真像中国高速火车的轰烈平稳,让人放心。
无论如何,作为“北京舞蹈双周”的东道主,雷动天下每年都必须把一台原创节目的首演,放在开幕式——既是舞团的自我要求,也是有规模的国际性艺术节间,约定俗成的一种礼貌和担当。每年世界各地都举办不同类型的艺术节,但我们比较少注意的,是这些艺术节的规格可分为国际性和地区性两种。地区性的艺术节,主要发生在比较落后的城市区域里,本土艺术家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参与演出,而大部分的节目从外购而来,算是提供给区内群众欣赏新鲜艺术的节日;另一种是国际性的艺术节,虽然‘国际性’的表面意思是有许多国家参与,实际的意思却是如何彰显自己国家在国际之间的位置;如果艺术节中没有自己国家的‘镇节’节目,而重要的节目全是从外国购买来的,那这个艺术节虽然有许多国家参与,规格上就只能是‘地区性’而已。如今中国各地举办艺术节,往往强调‘国际性’和有多少外国团队演出,但一看节目单,本土节目稀拉平常,便知道,这些艺术节其实只是‘地区性’的艺术节啦!
真正的‘国际性’艺术节,主办方需要有底气,把本土节目拿出来在国际同行之间抖一抖,而越高规格的‘国际性’艺术节,越有拿得出手的本土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所以,当今高规格的‘国际性’艺术节,主办方站得高看得远,往往安排最重要的开幕式演出,必定是建立于本土,却在国际上能独当一面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今年雷动天下主办“北京舞蹈双周”,开幕式中演出雷动天下的《无梦可梦》,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