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城市当代舞蹈团CCDC来说,2017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20周年,作为香港土生土长,并以非凡创造力和超高艺术水平见称的艺术团队,要怎样表达庆祝之情,可真让我煞费思量。首先CCDC会拒绝参加‘春晚’式的娱乐表演,也不会专门编创一部歌颂‘香港传奇’式的舞蹈,却会耐心制作六台精品节目,另外打造一个以国际现代舞交流演出为主的“城市当代舞蹈节”,希望能真正帮助提升香港的文化地位,也是我们这群在城市当代舞蹈团工作的现代舞者,能够献给20年香港发展的最诚挚心意。
“城市当代舞蹈节”将于2017年底举行,到时我将有专文介绍,今天却主要介绍由舞者们创作和演出的六台节目:1·《舞人习作2017》、2·《后感性·实相》、3·《恐·集》、4·《风中20》、5·《小王子》、6·《证言》。
《舞人习作2017》于1月6、7、8日已经公演,在舞台小剧场里的演出全部爆满,表现堪称完美。这是一个提供给舞团年轻舞者们自行创作的平台,而今年有四个节目:麦卓鸿的作品《遍地谎蜚》充满戏剧性的爆炸张力、陈俊玮的作品《奥罗拉》呈现温婉如水的浪漫一面、黎家宝的作品《X-85213》以无厘头情节透视荒诞人生、李家祺的作品《同生共》以沉郁意象探索死亡意义。四部小型作品,带出四种不同风格,让观众回味不已。
《后感性·实相》将于3月31日和4月1日香港文化中心上演,是驻团编舞桑吉加的最新创作,他曾为舞团编排作品《那一年·这一天》和《烟花·冷》,均带着浓厚的末世众生百态景象,获得香港观众激赏。桑吉加在构思这部新作的时候,写道:“人生皆苦。面对命运,我们无力;面对自身匮乏,我们无力改变;即使处身最丰饶的世界,却仍然逃不过恐惧的网罗”。编舞家从观察世情,转而内省自身,竟然带上一点禅的意味。
《恐·集》将于6月10至13日于文化中心小剧场内演出,负责编舞的是香港又一位充满创作力的舞者黄振邦。这位在舞台上让人眼前一亮的光头舞者,在2000年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学成后,进入城市当代,2009年往美国进修舞蹈编舞硕士课程,2012年再加入舞团,先后为舞团编排了不少短、中篇舞蹈。这部《恐·集》是黄振邦的第一部大型作品,基础于前年他另一部大受欢迎的中篇作品《……是如何炼成的?》,让人期待。
《风中20》将代表香港参加2017年间所有外地艺术节的演出,作品把舞团过去20年来最精彩的舞蹈片段,连接而成。这些片段分别属于舞团过去20年来几位重要编舞家,包括黎海宁、黄狄文、庞智筠、桑吉加和我的作品。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这部《风中20》大概可以说是应景之作,有朋友问为什么名叫‘风中’,我想除了在舞台上有许多‘风’的意象之外,在过去20年间香港的风起云涌,也是赋予名字灵感的原因吧。
《小王子》由舞团新任副艺术总监黄狄文亲自编创的作品,以法国作家安托万·埃克苏佩里发表于1942年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为灵感,描述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险阻,并透过孩子式的眼光,观察成人世界的空虚、愚妄和麻木。城市当代自去年的《西游记》大受欢迎之后,计划每年推出一部特别为家庭观众设计的现代舞剧,《小王子》是第二部合家欢现代舞,大家拭目以待。
《证言》是香港殿堂级编舞黎海宁在2006年的力作,以前苏联时期俄罗斯音乐家肖斯塔戈维奇的生平为蓝本,而成的一部大型多媒体作品,内容描述艺术家在极权制度下挣扎求全的一生,其中除了舞团14位舞者倾力演出外,还特邀香港重量级话剧演员李镇洲客串,出演肖斯塔戈维奇一角。这部作品首演时,因为题材的敏感、舞台意象的丰富,加上演员们精彩的演出,引起香港舞蹈界的震动,如今回归20年后重演,更显特殊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