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在全国各地到处讲学,加上筹备7月中举行的“北京舞蹈双周”,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可就算是最繁忙的当儿,我还是尽量争取时间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编舞。是的,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在6月演出《烟花·冷》之后,便开始排练由我主力编创的《西游记》;当我一头栽进排练厅,面对镜子和一群嗷嗷舞者,肉体可能觉得累、精神可能显得紧张,心情却特别轻松愉快!
《西游记》将于8月底香港沙田大会堂演出,11月到广州参加“广东现代舞周”,是一部开心欢乐,适合全家欣赏的现代舞剧。估计国内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甚至要问:这部《西游记》是现代舞吗?现代舞不是看不懂的吗?把‘西游记’改编成现代舞,会不会太深奥了,让孩子们看不懂,还怎样适合阖家欣赏?
我曾经观摩过不少儿童节目,发觉编导为了要让孩子们都‘看得懂’,便把内容和形式都弄得清楚浅白,唯恐哪里有让孩子不懂的地方。我常奇怪,编导这种创作心态和处理方式,是否把看演出的小孩都当成是完全没有想象力的白痴?其实小朋友的世界远远要比成人世界来得充满想象力,许多大人们看不懂的,要苦思冥想的,认为不合乎逻辑的情景,小朋友却完全没有问题,反而因为大人们无法了解当今的年轻孩子喜欢什么,生硬编造一些逗孩子们开心的场面,结果看见大人们觉得很好笑,而孩子们的反应却只是一般,情况便比较尴尬。
其实城市当代舞蹈团早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便曾连续7年,每年夏天推出一部“合家欢”现代舞,都是原创舞码,包括《西游记——勇闯狮驼岭》、《西游记——红孩儿》、《白胡公公和七彩门》、《出期复活岛》等,都是轻松愉快,保证成年人和小孩子虽然未必‘看得懂’,却一定可以‘看得开心’的舞蹈节目。
我觉得编排一部让大人小朋友都看得开心的现代舞,当然不容易,但也不算太难。首先需要有一个奇妙而充满童趣的剧本,然后通过驰骋的想象力,把有趣的情景转化为舞蹈。在过程中,最难的是要保持自己一份童心,不要刻意去搞笑或讨好小朋友,只是认真地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刻,在那些自己真正感到开心的情景中,今天的小朋友必定也会同样觉得开心。我相信,时代虽然在变,在没有受到文化教育过度污染的童真里,人类的共通感觉,还是存在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