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地的《天堂之日》音乐

标签:
文化舞蹈现代舞广东现代舞团 |
广东现代舞团在下周末(4月22、23日)演出《天堂之日》,除了是舞团演员张雪峰的大型处女创作,值得观众特别留意之外,来自云南大理的团队‘垚也’专门为《天堂之日》设计录制的音乐,也将让观众耳洞大开。
‘垚也’是由三位音乐人:朱芳琼、寒鹰和李嘉徵组成,他们各有不同的音乐背景,却同样对这片土地有深厚感情,并同时选择了云南大理为他们的隐居创作之地;在彼此气机相投之下,三片充满泥土气息的音乐灵魂结合,成为了今天的‘垚也’乐队。‘垚’字念尧,就是三个‘土’的结合,也正昭示了三位音乐艺术家的合作成果。
朱芳琼喜欢挖掘声音里的泥土感觉,自2006年开始研究如何用陶土制造乐器,如今是各种陶鼓、陶琴、呜嘟的设计家和制造师;他在2003年发表个人音乐专辑《上西天》之后,致力于即兴音乐现场演出和跨媒体的艺术合作。
寒鹰原名王集云,自幼学习大提琴,有深湛的古典音乐基础,于2004年开始探索多元文化的乐声,并收集各国民间乐器,演练各种世界性的音乐;他曾发表个人音乐专辑《门》和《长生》,在音乐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李嘉徵生于音乐世家,自幼随父母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又特别喜欢爵士乐,后来研究各种世界民族乐器包括尺八,里拉,奈良笛,印第安笛的演奏,于2012年发表个人的《声巧明佛教音乐专辑》,并开展探索心灵音乐的创作。
如今‘垚也’乐队整天和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者糅混一起,为《天堂之日》探索一片和其他舞蹈配乐截然不同的声音。我在他们排练时,有机会听了其中一部分已经制作好的音乐段落,却是非常特异的感觉:音乐有种引导冥想的空灵飘逸味道,却又充满厚重的泥土气息;我在每一段音乐里都听到丰富多变的乐器声音,可是整体感觉特别和谐,乐音在舞蹈的流淌之间自然发生,又自然消失,甚至让人不觉得这些声音曾经存在过。或许欣赏《天堂之日》的舞蹈时,就如漫步在植物园里,感受着各种迎风招展,漂浮在空中的鲜花颜色、形状和香气,而‘垚也’的音乐,就像花丛下的肥沃泥土,毫不张扬,却在厚重的沉淀中,滋润着树木花朵的茁长。
我相信,观众看过《天堂之日》之后,无论喜欢舞蹈与否,都一定会记住“垚也”乐队和乐队中三位充满灵性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