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舞洲3月献演:《蛾》

标签:
文化舞蹈现代舞山西舞洲现代舞团 |
山西舞洲现代舞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工作颇为繁忙。首先在去年6月在北京进行建团公演,建团剧目《当我们遇见孔子》受到相当重视,先后在德国的开姆尼兹、太原和广州三个城市重演,在参加完“广东现代舞周”之后,又获以色列舞蹈节的节目总监青睐,被邀请于2016年9月份远赴特拉维夫演出,可以说是‘一雷天下响’。
舞团的第二台节目《蛾》也将于3月15日(星期二)在太原南宫剧场正式上演。整版的《蛾》全长60分钟。不过在去年10月份的“山西省现代舞新作品汇演”中,《蛾》的25分钟版本已经作为开场演出,稍露头角。虽然只是25分钟的短版本,舞团演员肢体快速灵动的变化,已经给予观众一种崭新的视觉感受。山西舞洲的演员,从2015年前作为孝义市歌舞团的演员,尽是演出花团锦簇的民间舞,过渡成《当我们遇见孔子》中喷发着倔强而充满能量的现代舞,到如今舞台上充满细腻敏锐的演出,可以说是完成了一次彻头彻尾的‘蜕变’,而《蛾》这支舞蹈作品,正是关于‘蜕变’这一主题,可真是为山西的这班演员们所量身定做的!
《蛾》的幕后大脑刘斌,是雷动天下的驻团编舞,以前佳作如《蜗牛》、《天空》、《十月》、《一处》等,不胜枚举。这次当我邀请他为山西舞洲编舞的时候,他便意识到要为这班从传统舞蹈中‘蜕变’而来的演员编排一部反映他们目前状态的作品。有趣的是,一般我们要蜕变,总是希望变成‘美’的一方,比如‘毛虫’变‘蝴蝶’或‘丑鸭’变‘天鹅’等,但刘斌的作品,却把演员们蜕变成其貌不扬的‘蛾’,这倒是新鲜。
当刘斌跟我说,他的新作品的名字是《蛾》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是太对了!在我的感受里,‘蛾’代表了‘飞蛾扑火’的精神,向着光明而义无反顾,把自己彻底燃烧,就跟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现代舞者一样。在舞台上,现代舞者不像民间舞者,打扮得‘蝴蝶’一样七彩缤纷,也不像芭蕾舞者,修饰得‘天鹅’一样雍容华丽;却有着一种‘蛾’一样的扑火精神,明知灼热,却因为真实和温暖,便宁愿受伤。
我看了完整版《蛾》的初稿,深切感受到编舞和演员在舞蹈中一往无前的情绪和力量,也期待山西太原的观众,可以喜爱并珍重这种崭新的身体表述方式。我特别高兴的是,在没有太多的宣传之下,下周二(3月15日)在太原南宫剧场《蛾》的演出票子已经全部卖光,证明了山西太原的现代舞观众,已经成熟,并自发地期待山西舞洲现代舞团的演出。
在这里我祝愿《蛾》演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