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结合多媒体的《超速》

标签:
文化现代舞舞蹈雷动天下 |
雷动天下将于本周五和周六(9月4、5日)在雷动天下剧场重演去年7月“北京舞蹈双周”开幕式演出的作品《圆·超速》。其实作为开幕式的演出,有利有弊,利是作品万众触目,而弊则是因为“舞周”其他节目内容太过丰富,宣传要点也多,观众的注意力分散,反而容易忽略了《圆·超速》中精彩的一面。《圆·超速》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的《圆》,由訾伟编舞,在今年5月份的“中法文化之春”中重演过一次,在重演中才真正赢取了不少观众的赞赏。下半部由李捍忠和马波创作的《超速》,则还没有机会重演,如今有了重演的机会,我便要好好地谈论《超速》这个节目。
其实《超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媒体舞蹈’,其中音乐、灯光、舞台装置,尤其是视觉录像在舞台上的配合,效果充满震撼力。目前中国内地严肃认真的现代戏剧作品,都喜欢用‘多媒体’手法;说白了,就是在演出中加入影视录像,使舞台不再被限制在一个黑盒子的范围里,而通过录像,让观众有更多视觉冲击力。这种利用视觉幻灯录像效果的舞台手法,在上世纪50年代末,也就是六十多年前,已经被美国第三代现代舞蹈家奥文·尼可莱(Alwin Nikolais)玩得出神入化,甚至这种‘多媒体’舞台手法出来的作品,被统称为‘整体剧场’(Total Theatre)。
只是踏入70年代,随着电脑科技的高速发展,舞台上演员和电脑系统越来越多互动,不但视觉录像,连声音、舞台装置等,都可以在人体移动时,影响红外线调频而改变各种音响和视觉效果。在舞蹈创作中,这种‘多媒体’的兴起,其实也是有利有弊。以我观看‘多媒体’作品的经验来看,每次节目开始的5分钟,总是兴奋不已,因为舞台的影音效果,随着演员的肢体动作而变化,让我忙着研究舞台和演员之间的互动,趣味盎然;可是5分钟过去,当我弄清楚舞台科技的秘密后,节目对我来说,便显得千篇一律,公式化起来。
这种虎头蛇尾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多媒体’的舞台手法既然利用各种科技来进行创作,便很容易把舞蹈的内容给忽略掉。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关注的是舞者动作如何配合科技,呈现各种视听效果,最后只剩下舞台的绚丽声音色彩和舞者的种种奇怪举措。作为实验性的‘多媒体’作品,自然有其带动舞蹈发展的意义,可是实验嘛!一次就够了,没有必要把它当成经典般,到处演出,或一次又一次地展览人前。
我觉得这种‘多媒体’的舞台手法要成为有价值的存在,必须首先和舞蹈的内容有紧密的联系配合,并能够帮助编舞家诠释并增加作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中国大陆的舞台上,我看过比较满意的‘多媒体’作品,是桑吉加为城市当代舞蹈团编排的《那一年·这一天》,作品的主题是表述人们面对模糊的记忆,而产生种种哀伤和无奈;舞蹈里面的视觉录像,从舞者的现场演出动作中采样,加以剪接、延缓、倒退等电脑功能效果而成。视觉‘多媒体’的出现,不单使舞者的动作丰满起来,更能紧扣舞蹈主题,展示了记忆和真实之间的差异,是一次内容主题和舞台手法相得益彰的成功结合。不过‘多媒体’在《那一年·这一天》中只是间歇性的出现,只能算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辅助素材之一;而《超速》的出现,我才第一次在舞台上看见‘多媒体’影像和舞蹈真正地完美结合起来。
《超速》长度大约30分钟,当音乐一开始,天幕就出现‘多媒体’影像,影像和舞蹈在30分钟里紧密结合,一直到整个作品的结束。有趣的是,作品中舞蹈有舞蹈的叙事结构,影像则有影像的故事发展,两者分开来看,都是色彩缤纷,各自独立成章,但放在一块,却又相辅相成,使作品的内容增添深度,使舞者的表演增加力度。《超速》的‘多媒体’影像和舞者动作之间的结合,堪称完美,是因为两者犹如在演绎一段虚实互补的二重唱:当‘多媒体’影像呈现都市繁忙景象的时候,演员们展示的却是人们内心的空虚感觉;而当演员们为具体的日常琐事而疯狂烦躁起舞时,‘多媒体’影像则以抽象的线条形影来描绘世情的失落破碎。
其中我特别深有感受的一幕,是天幕上呈现摩天大厦的观光电梯,不断往上升起,旁边的楼层飞速下降,而观光电梯前的一束光柱中,一位演员杜彦昊的身体扭曲摆动,似是在无声地呐喊,充满撕裂感。在这一刻,天幕上的影像是实在的空间变化,而舞台上舞者呈现的却是内心的恐惧和挣扎,两者的配合,使我这个患有畏高症的人,感同身受。
另一幕让我特别深刻印象的,是天幕上一个虚拟人像,站在房顶上,向虚空奋力一跃,人像下坠,整段下坠的影像维持了大概两分钟,充满虚幻而浮漂的感觉,可是这两分钟的同时,舞台上的舞者们却疯狂起舞,展现了各种夸张化了的生活姿态。人们终日劳苦奔波、营营役役,最终归宿何处?在这一刻,作品通过舞台上的表演和影像的结合,发出振聋发聩的一问。
《超速》中的舞蹈和‘多媒体’影像配合得丝丝入扣,需要有扎实的分场剧本,并影像制作人和编舞家之间的密切配合。在30分钟的舞台作品中,除了14位演员跳出30分钟的精彩舞蹈之外,同时也要制作30分钟的精巧动漫画像,使《超速》的筹备和排练,要比普通一支舞蹈多出许多要求,也只有像雷动天下这样的专业舞团,才能够成功把这个作品——包括舞蹈和‘多媒体’影像,从头到脚天衣无缝地呈现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