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现代舞(1)

标签:
文化舞蹈现代舞 |
大概半年前,一位在大学电视网站中工作的朋友,提议我在网站上做一些“如何欣赏现代舞”的导赏课程,而且准备了8辑,每辑25分钟,总共200分钟的时间给我。我心里愿意,却因为事忙,拖拖拉拉地,直到前两周才完成了头4辑的拍摄工作。关于介绍现代舞的视频节目,当然不能只有主持人在‘斎讲’,还需要加进许多视频实例资料,工作量非常庞大,而我负责撰写文稿和担任主讲,要考虑篇幅的长度,进行资料的筛选和梳理时,也感觉压力超大。不过,写完8辑文稿后,觉得还是比较满意,故征得朋友的同意,先在自己的博客上刊登内容,让一些朋友们先行阅读,有个头绪,将来再看网站的播放,配合丰富的视频资料,更可相得益彰。
以下是网站视频的讲稿,配合一些图片,不定期地陆续登出,欢迎朋友们给予意见。
*************************************************
世界上只有两种舞蹈,一种是‘传统舞蹈’,另一种是‘现代舞蹈’。
‘传统舞蹈’是指那些经过老师和前辈们创作、整理和发展出来,有着相当审美价值和模式规范的类型舞蹈,比如芭蕾舞、古典舞、国标舞甚至街舞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舞蹈,历史有长有短,其中芭蕾舞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街舞却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可无论是三百年或是三十年,只要是传统舞蹈,舞者的动作便有一定的规矩,所穿的衣服有一定的格式,所使用的音乐有一定的节奏,演出也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氛围;学生跟着老师学习,了解舞蹈中的模式和规范后,便可以练习和表演这些舞蹈。所以介绍这些传统舞蹈给观众,相对容易,只要把舞蹈的模式和规矩告诉大家,再加点示范性的练习和表演,便OK啦!
可是‘现代舞蹈’和‘传统舞蹈’最大的区别,就是‘现代舞蹈’没有模式规范,连‘现代’的审美标准也随着时代不断在变。‘现代舞蹈’的出现,就是要打破既有的传统,重视每一个个体的独立存在价值。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展现出来的形象、情绪、内容和感觉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归纳成单一的模式和规范,或者用单一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和介绍‘现代舞蹈’。如果有一个学生在学校跟老师学习‘现代舞’,他完全掌握了老师的动作,甚至连感觉都一模一样,然后告诉别人说,他学会了‘现代舞’,那就真是个很大的误会。这位学生学到的,其实是那位老师创造的模式规范和审美标准,他继承老师的舞蹈,所以他学到的,其实是老师设计的‘传统’,而不是属于他自己的,有个人独立精神的,真正的‘现代舞’。
所以当我要介绍观众如何去欣赏现代舞的时候,不能把任何一位现代舞蹈家的模式规范和审美标准,当成经典般地告诉观众,好像只要熟读了这些模式和标准,就能够认识现代舞。我反而希望在这第一辑共200分钟的课程里,逐一介绍过去一百多年来,一些重要的现代舞蹈家,让大家了解,世界上如果有一千个现代舞者,便应该有一千种现代舞风貌。历史上的‘现代舞蹈’,就是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只有在文明开放的社会里,‘现代舞蹈’的众多审美观念和展现手段,才可以以多元而包容的方式共同存在。
因为现代舞强调每个个体的不同,如果我们要了解现代舞,就必须认识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现代舞蹈家,不但是他们舞蹈的样子,还有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和让他们创造各种不同舞蹈的原因。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众多不同的艺术家,和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观点,能够感受到‘现代舞蹈’的共通精神和某些特征,作为我们将来进一步认识‘现代舞’的基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