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双周”中的“香港舞蹈日”

标签:
北京舞蹈双周文化舞蹈现代舞城市当代舞蹈团 |
2014年的“北京舞蹈双周”有一个特别项目,名为“香港舞蹈日”,是把7月21日当天所有环节的焦点,都集中于来自香港现代舞蹈家的作品。“香港舞蹈日”是由香港政府民政事务署出资,由城市当代舞蹈团承办,主力于对外宣传香港舞蹈文化的重要活动。
香港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个购物天堂,或是美食中心,许多中国内地游客到香港自由行,也就冲着购物和美食而来;要说对香港高雅文化的印象,也大概是成龙、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和四大天王、陈奕迅的流行歌曲而已。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在过去多年来,每年获邀在广州和北京演出,倒是在国内的文艺界中享有一席之地;可是虽然城市当代舞蹈团尽可代表地区的至高专业水平,香港仍然还有许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团队和独立舞者,他们的作品没有太多机会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上演,以致声名不显,但他们的存在,见证了香港多元的文化发展和核心价值。要真正了解香港的文化,还不能不认真看待这些为数众多的独立舞蹈团队和舞者呢!
所以“香港舞蹈日”当天(7月21日),共有四台来自香港的舞蹈节目,除了晚上在解放军歌剧院演出城市当代舞蹈团的《购人心弦》之外,上、下午在繁星戏剧村还分别有三台节目,包括了由十二位香港年青编舞家编排的十部作品。我忝为这次“香港舞蹈日”的策划人,花了不少时间去搜罗这十部作品,也很有信心这些作品确实能够代表香港舞蹈的多元化发展和优秀水平。
十二位编舞家和他们的十部作品如下:
徐奕婕、施卓然《人工呼吸》
黄志荣《听说这里很美》
李家祺《囚人》
黄碧琪《女身》
黄美玉《潜·藏·压》
梁芷茵《一一》
郭晓灵《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