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六届“广东现代舞周”把“舞蹈营”正式纳入为活动环节之一,同时每天早上增设“研讨会”环节,让来自国内和国外的艺术家们,有机会通过严肃认真的对话,从激烈的交流中促进对舞蹈艺术的思考。此外,因为报名参加“青年舞展”的年轻人人数过多,遂决定把原来七台“焦点观摩”缩减为六台,好空出时段,让更多年青艺术家们发表作品。第六届“广东现代舞周”呈献了七台“青年舞展”、六台“另类平台”和六台“焦点观摩”共十九台节目。参加“焦点观摩”演出的专业舞团有:以色列苏珊娜·德拉尔中心、丹麦人体拷贝舞团、西班牙可博斯米卡舞团、荷兰2动舞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北京雷动天下和广东现代舞团。参加“另类平台”的艺术家有:法国的蓝娜贝尔舞团、美国的自如老虎舞团、侯莹、德国的施璇、周念念、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科技大学舞蹈系、新加坡的舞人舞团、马来西亚的雪隆广青舞人馆、香港的杨春江身体舞蹈剧场、不加锁舞踊馆、北京的歆舞界、广州的郭睿和来自广东现代舞团、北京雷动天下、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年青舞者们。
2010年第七届“广东现代舞周”经过六年探索,已然发展完备。“焦点观摩”、“另类平台”、“青年舞展”、“大师班”、“研讨会”和“舞蹈营”六大环节,建构成一个包含观摩、交流、学习和演出的全面性和多层次艺术活动,吸引国内和国际艺术家的关注,参与人数再破纪录。第七届“广东现代舞周”跟去年一样,呈献七台“青年舞展”、六台“另类平台”和六台“焦点观摩”共十九台节目。参加“焦点观摩”的专业舞团除了中国本土的广东现代舞团、北京雷动天下、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外,还有以色列的达菲·阿尔德伯、塔米舞团、日本的笠井瑞丈、韩国的倡舞蹈剧场和台湾的骉舞剧场。参与“另类平台”的艺术家则包括:美国的子晴舞蹈团、余承捷、莱诺·波普金、刘中达、加拿大的罗伯特·甘莱姆贝克、黄碧琬、英国的詹妮斯·克莱克斯顿、马来西亚的共享空间、雪隆广东会馆青年舞团、柬埔寨的辰婉·苏达薇、日本的北真理、香港的不加锁舞踊馆、梅卓燕、林波、莫嫣、卢思迈、杨浩、北京的刘斌、韩爱美、南宁的谷舞点典舞蹈中心、南昌的徐水亮和广州的罗月冰。
2011年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是最戏剧性的一年!广东现代舞团自2004年发起第一届“广东现代舞周”,一直独力承担经费;后来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及北京雷动天下加入成为主办单位,使活动成为国内舞坛的顶级盛事。可是国内经济发展迅速,通货膨胀剧烈,广州的场所租金疯长,一切宣传、行政和活动开支的财务预算越来越高,到2011年已经超越了舞团所能承受的范围。在举办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之前,曾经跟广东省文化厅商量解决办法不果,被迫宣布“广东现代舞周”将于第八届后结束。结果消息传出,广东文化界哗然,群相要求把活动延续下去。有见及此,广东省文化厅迅速作出反应,表态支持“广东现代舞周”并答允拨出经费以协助将来的活动发展。此外,本来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的主题是“与挪威对话”,更邀请了三队挪威现代舞团参与“焦点观摩”环节演出,却因为诺贝尔和平奖的风波,使挪威艺术家们无法在国内的舞台上演出,最后“焦点观摩”的节目只能从六台减为四台,并把主题改为“聚焦中国”。幸亏中国现代舞经过多年发展,声名在外,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因为‘聚焦中国’,反而吸引了多达二十二位国际艺术节总监和策划人前来观赏,并顺道挑选节目;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的年青人热情没有减少,“青年舞展”的报名情况越加踊跃,最后共组成了九台节目参展。至此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的各个环节,其实有点失去平衡,一共呈献了九台“青年舞展”,却只有五台“另类平台”和四台“焦点观摩”。在“焦点观摩”中演出的有:广东现代舞团、北京雷动天下、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台湾的吴建纬、韩国的朴罗训和丹麦的姬特·约翰逊。参与“另类平台”的艺术家有:日本的高桥幸平、铃木拓朗、岛崎麻美、韩国的李东原、新加坡的舞人舞团、台湾的极至体能舞蹈团、香港的不加锁舞踊馆、罗凡、张蓝匀、北京的那舞团、刘斌、宋婷婷、许一鸣、广州的胡晓、谭洪涛、何其沃、南宁的谷舞点典舞蹈中心和上海的小柯。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