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动天下在德国吉森

(2013-05-26 18:53:03)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舞蹈节

文化

北京雷动天下的演员们于516日至20日到了德国的吉森市,主要是参与当地举行的“吉森舞蹈节”,前后逗留五天,却只是在18日的“大汇演”中演出一个作品,对身经百战的雷动天下舞者来说,简直便是小菜一碟,一点压力都没有。

演员显得轻松,带队的我却心里有点压力,原因是这次演出的作品,是李捍忠和马波编排的《挽歌》,我担心的不是节目的艺术水平,却是舞蹈的内容。《挽歌》灵感来自波兰作曲家亨利克·格雷茨基Henryk Gorecki的《哀伤之歌交响乐》,而音乐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集中营,内容呈现了对集中营里遭受迫害人群的悲悯心怀。当然,众所周知,建立集中营的,正是由希特拉领导之下的纳粹德国。

老实说,在去年我把节目提供给德国吉森舞蹈节的艺术总监时,没有想过这个节目题材和德国人的关系,在接到舞蹈节总监的邀请,并告诉我特别喜欢这支舞蹈时,我还傻傻地觉得他的鉴赏力不错,轻轻松松地便带着舞者们登上德国的舞台。

到了德国,我才忽然醒觉,我们将在德国的舞台上演出的,是一段德国人引以为耻的历史事件,犹如在德国人的伤口上撒盐的滋味,心里便开始忐忑。我更在演出前,跟演员们隆而重之地说明情况,希望他们有着观众奇怪反应的心理准备。谁知舞蹈结束后,观众的反应异常热烈,同台演出的其他十三个团队返场谢幕有两次的、有三次的,雷动天下获得的掌声却久久不绝,足足返场谢幕了六次,而其后许多参与演出的舞团总监和舞者们,也纷纷主动前来祝贺,并约定将来跟雷动天下合作的商议。

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先后两位欧洲舞蹈刊物的评论家不约而同地跟我说,她们原先以为来自中国的现代舞,大概会如云门舞集般地充满东方色彩的神秘感。虽然她们都很喜欢云门式的舞蹈,但其后出现在西方舞台上的中国现代舞,免不了跟着云门的路子走,逐渐成为一种东方化的视觉形式,内容上对西方观众的冲击力不大。这次她们惊喜地发现,雷动天下不但演员好,艺术水平高,更在内容上释放出浓郁的属于全人类的感情张力,紧紧吸引了当晚的西方观众,也让她们对中国的现代舞,有了重新审视和研究的兴趣。

演出结束,感受着德国观众的热烈反应,我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可也因为这个演出,不但让德国观众多了解一点中国的现代舞,也让我多了解一点德国的观众。

雷动天下在德国吉森
吉森市剧院的正门
雷动天下在德国吉森
演员进出剧院的后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