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裸奔》的音乐

(2011-12-23 11:43:36)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在1882年出生于俄罗斯,1971年逝世于美国,享年八十九岁。他本来是俄罗斯人,在1934年成为法国公民,1945年申请了美国国籍,算是个美籍俄罗斯人。他的音乐创作也经历了好几次风格上的变化,从最早期生活在俄罗斯时的民族主义风格,到在法国推动的现代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到去了美国后,发展的序列主义现代音乐,都见证着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努力求新求变的精神。

斯特拉文斯基最为人熟悉的作品,是在1913年发表的《春之祭》。这部音乐是为当年的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s Russe的舞剧而创作,而舞剧《春之祭》的编舞正是国际芭蕾舞界中鼎鼎大名的尼金斯基Nijinsky了。不过,今天已经很难看到原装1913年版本的舞剧《春之祭》,我所知的,是只有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Paris Opera Ballet和美国卓佛瑞芭蕾舞团Joffrey Ballet 还保有舞剧的演出版权。但因为这个版本的舞剧制作庞大,而且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当年的舞蹈风格已经相对落伍,很难凭之吸引观众,所以很少有舞团愿意重新排演原装版本的舞剧《春之祭》。

相对来说,《春之祭》的音乐,却受到相当重视,而且重视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浸润,越来越盛。1913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春之祭》当天,观众认为音乐特别难听而发生鼓噪,演变成暴乱,最后劳动警察到场镇压,成为国际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今天随着观众眼界的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发现《春之祭》的音乐里,那种超越时代的不凡;而《春之祭》的音乐也不断刺激着新时代的编舞家,让他们在创作的生涯里,总要找机会跟这部音乐作品,搏斗一番。

多年来,我看过不少运用《春之祭》音乐为灵感而编排的舞蹈作品,印象深刻的包括玛莎·格兰姆Martha Graham、皮娜·鲍什Pina Bausch、保罗·泰勒Paul Taylor、林怀民、黎海宁和邢亮等各自不同风格的版本,当然雷动天下的首本戏,由李捍忠编排的《满江红》,用的配乐,也是《春之祭》。

广东现代舞团驻团编舞家刘琦也终于在最新作品《裸奔》中,直面《春之祭》的音乐。根据刘琦提供舞蹈概念:“人们的躯壳在疾步飞驰,紧迫的节奏渐渐把灵魂落下了”,《春之祭》的音乐已经跃然在她的描绘中。只不过,在《裸奔》里,刘琦处理《春之祭》的手法,跟其他编舞大师们有所不同;她大胆地把整部《春之祭》的音乐拆解开来,当中插进了斯特拉文斯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如《火鸟》、《婚礼》等的选段。

今天西方许多观众,把《春之祭》的音乐奉为经典,一些艺术家,更会把完成的音乐乐章,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品,不容别人随意改动。我不知道他们对《裸奔》里,通过编舞家对音乐的理解,把《春之祭》的音乐加以剪裁和增添,会有什么想法?虽然增添的音乐片段也是来自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可是对于某些纯艺术至上的艺术家来说,仍然一件对作曲家大不敬,破坏了音乐的完整性,是不可饶恕的事。

我却没有这样的‘艺术完整性至上’的心态,尤其是在今天后现代思潮中,一切作品都可以被拆构、重组,通过不同的观点和角度,重新面对不同背景的观众。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否有趣,并最终获得观众的认同,便是创作者的功力所在。我对刘琦很有信心,通过她的作品,感受她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容易进入这位成熟编舞家的内心世界。我希望许多对音乐、对斯特拉文斯基有兴趣的朋友,前来观看《裸奔》,并对作品里对音乐的处理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裸奔》的音乐
现代音乐大师

斯特拉文斯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