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武入舞的《舞武舞》

(2011-09-03 12:10:42)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以武入舞的《舞武舞》

广东现代舞团本来将于917日(星期六)广东歌舞剧院小剧场公演的《止戈》,现改名为《舞武舞》。我虽然比较喜欢原来‘止戈’的名字,可是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名字被改成‘舞武舞’。在前年演出的三十分钟版的《止戈》里,主旨放在对当今世界各地不断发生战争的反思,以武术入舞,正紧扣着“止戈为武”的意思,而整个舞蹈更有一种深刻的‘反战’精神。

不过这次编舞家余承婕再度跟广东现代舞团一起工作,把三十分钟的《止戈》延伸成一整台的作品,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反战’主旨精神,而且在作品的形式上,更强化了舞蹈和武术的千丝万缕关系。当演员踏着八卦掌的步法,满台游走,舞蹈和武术的形式风格浑然一体,而舞者俨然成为了人类个体的代表,游走天地之间,平和、非争、融于自然,那‘舞武舞’三个字可能更朴实地表达了作品的内在含义吧!

可惜我在917日当天身在澳洲,来不及赶回广州观看《舞武舞》的正式公演,可是日前我特别高兴观看了节目的排练,尤其是看见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者很认真地学习八卦掌,那种精神状态,可跟平时的舞蹈训练很不一样。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跟【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有时候甚至可以通过易卦的卦理演释拳理,俨然使八卦掌能在哲理层次上,帮助武术家们达到一定的人生感悟。

因为《舞武舞》以八卦掌入舞,如果我们能对八卦掌有点了解,可能会更能从不同角度欣赏这部舞蹈作品。据考证,八卦掌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1797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董海川曾在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海外。因为这种拳术结合道家的养生和健身方式,使之与太极拳、形意拳一起,成为中国三大内家拳法的代表。

此外,根据拳谱所说,八卦掌特点是:“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身形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档。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身法讲究拧、旋、转、翻、圆活不滞。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十六法,能进能退,能化能生。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

    如何把以上的八卦掌精粹展现在舞台上,真是颇考广东舞者们的功夫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