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的《非常独舞》

标签:
舞蹈现代舞现代舞展演周舞蹈节文化 |
因为众所周知的临时国家政策,原来计划邀请的挪威舞蹈家没能在今年的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中登场,虽然对整体“现代舞周”的阵容有一定影响,可是在当今中国本土现代舞新兴力量并发的时刻里,由中国舞蹈家顶上挪威舞蹈家遗下的空档,从节目的主题和内容来看,仍然非常可观。
过去七届的“现代舞周”必然向观众呈献六台晚间专业观摩节目,其中三台分别由广东现代舞团、北京雷动天下和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演出,代表中国专业水平的现代舞面貌,而另三台则是从其他地区收罗而来的精彩节目,而今年原来计划便是邀请挪威的舞蹈家在这三台节目中一展身手。
现在挪威的舞蹈家不能在中国的舞台上演出,于是其中两晚的空档由中国、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的年轻舞者们组成的“青年舞展”大军补上。本来今年报名“青年舞展”的节目丰富得完全可以把三个晚上的节目空档都填满,可是想到每年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非常独舞》,还真不希望因为挪威的独舞艺术家不能演出而被取消,便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节目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保留下来。
幸亏国际上有许多高水平的独舞艺术家,因为都是独立行动,可以在相对短时间内安排前来中国,不像大型的舞团,动辄需要一年时间来筹备交流演出。当在六月初,“现代舞周”组委会知道挪威的主题要‘泡汤’后,立刻调动国际网络,联系各路独舞英雄,务必请他们前来广州,把《非常独舞》这块牌子擦得再亮一点。
终于台湾的吴建纬、韩国的朴罗训Park Nanhoon和丹麦的姬特·约翰逊Kitt Johnson应邀而来,为第八届“广东现代舞周”增添三道绚丽的色彩。这三位舞者可以说代表了三个时代和三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独舞艺术,又各自获取众多媒体关注和各种国际奖项。
台湾的吴建纬在三人中最年轻,毕业于台北国立艺术大学舞蹈系,曾在台北越界舞蹈团中担任专业舞蹈员,2008年参加澳大利亚编舞大赛,以作品《极光》获评审团荣誉大奖,这次在广受演出的是他的最新独舞作品《低语》。
韩国的朴罗训于2003年被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评选为“最有潜力的新秀艺术家”,并获取奖金留学海外。2004年,他被媒体选为全年韩国“最佳编舞”,并于2006年受韩国京畿道文化基金委约进行各类舞蹈创作。这次在广州演出作品《两扇门》(Two Doors)。
丹麦的姬特·约翰逊在三人中资格最长,在国际间也名声最响,她于1999年创立X行动舞团Company X-Act,并以作品《印记》(Stigma)获颁丹麦艺术基金奖,又于2003年获颁丹麦最高荣誉的雷姆特奖Danish Reumert Award,受到欧洲舞蹈同行们的极度尊敬。这次在广州演出的,就是在国际上享誉多年的独舞《印记》。
有机会再跟大家介绍每一个独舞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