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城市当代新作前瞻
(2011-01-03 16:39:05)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2010年结束了,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广东现代舞团和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分别交出亮丽的创作成绩;我在回顾之余,当然少不了跟三个舞团的领导们商讨来年(2011年)的工作计划,每个舞团因应着明年不同的发展情势,各自有着周详的创作项目。
首先谈谈三团中香港老大哥的工作计划:城市当代舞蹈团在三个舞团中是历史最久,发展相对最稳定,也在过去三十多年来,探索出一套极有效率的工作时间表。打从1986年开始,舞团每年都贡献给香港观众最少四台现代舞作品,去年(2010年)除了黄狄文和庞智筠创作的《未团圆·大结局》、黎海宁创作的《双城记》、梅卓燕创作的《紫·钗·缘》和邢亮创作的《六度》之外,更多加一部在广场上演出的,由我和杨春江、王荣禄联合创作的环境舞蹈作品《衣食住行》,五部作品都获得很高评价。
经过2010年的超正常发挥,我提议今年城市当代的创作稍微放缓一点,好让演员和编导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准备新作。
首先在4月初有庞智筠独挑编舞大旗的作品,舞剧的名字还没有想好,不过题材和结构都已经出来了,是关于电影院里发生的事情。编导在舞台上搭建一个电影院,演员有时候是电影院里的观众,有时候又成为电影中的演出者。整个舞剧的配乐用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各式电影原声带,充满温馨怀旧的感觉。
5月底城市当代将重新排演黎海宁的重量级作品《X广场与异变街道》,这部舞剧于十年前在香港首演,可以说是黎海宁众多出色作品中的巅峰之作,不但有许多段让人回味无穷的舞蹈场景,更把整个真雪溜冰场搬上舞台,最后一幕演员在冰上起舞,更被冻结在冰上,时间凝止的意味,堪称香港舞台上的经典场景。
9月中是舞团舞者们展现自己编排的作品的时候。我一直鼓励现代舞演员应该走编演双栖的路子,过去也在舞团里尽量提供机会给演员们进行创作。可是近几年来舞团工作繁忙,演出项目一个接一个,几乎没有时间让城市当代舞者们施展他们的编舞才华,9月份刻意把时间空出来,把剧场定好,一切让城市舞者自己来。
12月初,有我的一部新作品上演,名字暂定《城市封神之:屈原》,这是一系列中的第一部作品。大家都知道我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学和神话传说,种种文化印记被我翻来覆去地摆弄多年,早期的《狂想大地》、《神话中国》,中期的《逍遥游》、《西游记系列》、《三个浪漫的中国人》,和近期的《昆仑》、《寻找大观园》、《大地之歌》、《霸王》、《兰陵王》和《非常道》等,玩得乐在其中。我用中国的文化历史为灵感创作,却不希望在作品中规规矩矩地去解释中国文化,或谨谨慎慎地重塑中国历史,也不是要‘水煮’、‘反转’或‘颠覆’什么传统既定思维,而只是借此开拓一个可供翱翔的想象空间。《城市封神》系列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构思出来的。至于第一部《城市封神之:屈原》是怎样的,待年底11月左右,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