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广东现代舞者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广东现代舞团于1992年成立,签约演员的人数最多时有十六人,最少时只有八人,而在最近的几年里,则一直维持在十二人,是个比较理想的编制数目,因为如果想要撑起整个舞台,产生人多势众的感觉,需要的也是大概十二人左右,人数少了,气势不足,但如果人数过多,又会显得臃肿,单是舞者的身体重叠,占据舞台太多空间,动作便少了灵活调动的可能性。
广东现代舞团的许多保留节目,比如刘琦的《临池》、潘少辉的《格林迷宫》、桑吉加的《火柴人》和我的《大地之歌》等,都以十二位舞者为班底,在段落的转接和演员的互补上,能够达到行云流水般的畅顺感觉。
可是十二人的编制有个危机,是当有任何一位演员受伤,便很难进行替换,要调整动作设计也比较困难,所以每次演出前,都提心吊胆,希望演员不要生病或意外受伤;真的有些时候,演员不幸生了重病,或身体出了状况,为了保证演出,还是要坚持踏上舞台,这固然是现代舞团里,让人敬佩的优秀工作态度,可对舞团的整体运作来说,还是必须要解决的潜在问题。
经过跟舞团艺术总监潘少辉详细相讨后,决定今年在舞蹈演员的编制上增加两个席位,加上去年演员张寅文在美国演出之前,右腿膝盖一直红肿难消,自美国回来后,需要休息一段长时间以彻底治疗身体,便在今年的7月中趁「广东现代舞夏令营」期间,举行了一次招聘新演员的考试,目标是两男一女三位演员。
有五十多位舞者参加了招聘考试,当中还有前来参加「夏令营」的澳大利亚、美国和荷兰的舞蹈学生,当然大部分还是来自中国全国各地的年青人。我当时坐在评审席上,看着一副副年轻又极具朝气的躯体,一张张闪烁着汗水却又秀气迫人的脸孔,实在难于取舍,更不要说要为这些年轻人排个优劣名次了。
幸亏坐在评审席上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乔鲍·保德(Csaba Buday)、台湾的杨美容、美国的马守则和广州的潘少辉和刘琦等,经过大家认真讨论,最后三位舞者脱颖而出,他们是来自贵阳毕业於贵丹大学艺术学院的乌宏志、来自长沙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的曾亮和来自武汉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吴卉,欢迎三位广东现代舞团新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