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卓燕的《紫·钗·缘》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梅卓燕在第七届「广东现代舞周」开幕当天,演出了她的独舞专场《五十年不变:舞照跳》,看过节目的观众,一定会被作品细腻深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所深深打动。在「广东现代舞周」结束后,梅卓燕回到香港,便又立刻投入为城市当代舞蹈团编排下一台全新节目《紫·钗·缘》。
《紫·钗·缘》的灵感来源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剧本《紫钗记》,内容描绘江南才子李益与佳人霍小玉一见钟情,以钗为媒,而历经磨难的一段异常壮烈的爱情故事。这部长篇剧本创作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有趣的是,西方英国同时代的莎士比亚也几乎在同一时段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爱情悲剧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中国的《紫钗记》和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便是同时出现在东西方天空上,照耀人间爱情的两颗戏剧文学剧本星辰。
汤显祖的剧本《紫钗记》以古文腔调写成,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问题,今天的剧团很难根据剧本作完整性的演出。不过在1957年前后,香港粤剧编创人唐涤生有感于《紫钗记》的剧情动人,剧中主角对爱情的执着感天动地,便大胆地把汤显祖的戏剧《紫钗记》改编为粤剧《紫钗记》,配上文雅的唱腔唱词,由当年执粤剧艺坛牛耳的仙凤鸣剧团演出,任剑辉饰演李益、白雪仙饰演霍小玉,成为粤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作品。
梅卓燕的舞剧《紫·钗·缘》虽然出自汤显祖的戏剧《紫钗记》和唐涤生的粤剧《紫钗记》,却不打算用舞蹈来重复戏剧和粤剧里经过千锤百炼的故事情节。梅卓燕希望在舞蹈里展现的,是爱情之间的一种‘缘份’,那种恋人间「既微妙、神秘又美丽,抽象且看不见,却又串连起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关系」,并借舞蹈相对抽象的手段来解构《紫钗记》中李益与霍小玉的‘三生情缘’,以丰富的舞台意像栽出自古到今既微妙、神秘又美丽的偶遇、直觉与等待,并缘份中的种种爱恨缠绵。
《紫·钗·缘》正在紧密排练中,我偷看了其中一些片段,演员挥舞着传统戏曲里的道具,动作精致又细腻,女演员们各具风姿,有爽朗的、有妩媚的、有含羞的,个个都像是霍小玉,男演员们则千奇百怪,有激昂、有哭泣、有傻愣,让我分不清到底谁才是李益,或许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是李益的一部分吧!
演出在9月17日到19日于香港文化中心剧场里举行,到时我要好好地辨认一下,谁是李益、谁是霍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