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讲课有感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应香港政府的邀请,在6月中在上海演出环境舞蹈《衣食住行》和舞蹈剧场《双城记》两台节目,我随团出发,主力负责编创《衣食住行》一台节目。6月19、20日的《衣食住行》完毕后,舞团演员继续在编导黎海宁的督导下,忙着排练于6月25日演出的《双城记》,而我留在上海,除了给演员们上课练功外,更和上海的舞蹈界合作,参与了一些教育培训工作。
其中特别有印象的,是在6月22日下午到上海同济大学授课。同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我一直想到大学里参观。据我所知,这所大学的始创者是清末时期的德国人,目标在于建设土木工程学科,希望为当时积弱不振的中国培养科学人才。虽然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受到外国侵略,但外国人中还是有不少人拥有着高贵的人文精神。走在同济大学的校园里,徜徉在略带沧桑的老建筑物之间,缅怀早期建立这所大学的德国人,对他们,我还是心存敬意的。
前来上课的主要是大学文艺团的团员和艺术系的舞蹈学生,总共二十多人。他们舞蹈的背景很不一样,其中有练古典芭蕾的,有学习民族舞蹈的,也有以跳街舞为主的,虽然都看过现代舞的演出,却从来没有机会在校园里学习现代舞。我在星期二下午的短短一个半小时里,尽量介绍了我所认识的现代舞训练方法,年青人们也很认真地学习。看见这些年轻人的专注和投入,实在希望能够更多参与上海的现代舞蹈建设。
有许多人曾经提议我在上海建设舞团或成立舞校什么的,可是我一个香港人,凭什么跑到上海搞现代舞呢?我在广州和北京分别帮助建立广东现代舞团和雷动天下,是因为广东舞蹈学校和北京舞院先后成立了现代舞学科,招聚了一班有兴趣于发展现代舞的朋友,有了基础和立脚点后,再经过多方磨合,才慢慢地摸索出一个舞团的样子和规模。否则一个香港人跑到上海建立一个舞团,跟上海的文化发展毫无关系,弄出来的东西,便没有任何说服力了。
曾经上海舞蹈学校和上海歌舞团都有一些领导跟我接触,希望在他们的机构里建立现代舞的一席之地,可是每次沟通,总是计划了半天,便没有了下文,估计是单位里的人事复杂,真正可以下决策的领导又举棋不定,尤其是上海这个中国第一大城市,任何风吹草动,影响甚巨,还是保守点,不要犯错误就好了。
虽然每次都带着失望离开上海,每次到上海,还是感到上海的日新月异,不知道这种外观上的繁荣和新颖,什么时候才可以落实到上海领导者的心里,让现代舞蹈和高楼大厦等量齐观,把上海真正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会?
看几幅同济大学校园和我在上课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