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四月份是颁发各个电影奖项的日期,一年前的各类电影作品已经尘埃落定,经过年头的两个月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和评选工作,三月正是公布成绩最佳时刻。最受影迷注意的,自然是世界电影工业王国好莱坞颁发的「奥斯卡奖」,而近年中国电影奖项的犀利度也不遑多让,香港的「金像奖」、台湾的「金马奖」、内地的「金鸡奖」和「百花奖」等,都颇能吸引中国观众的眼球。
不过我觉得这些奖项的获奖者是谁并不重要,我更看重的是各类奖项的候选名单。通过这些名单,可以更大范围地了解社区里有那些重要作品,代表过去一年来这个地方的艺术家们的成就,就像每年「奥斯卡奖」最佳电影的候选名单出台之后,我都要千方百计地把几部获得提名的电影拿来一看,一方面是先睹为快,选出自己的心水电影,看看和评委诸公的意见是否一致,另方面也可以最有效率地一览全年优秀作品,避免浪费时间。
香港的舞蹈界也每年有一个「香港舞蹈年奖」,由香港舞蹈联盟颁发,作为向过去一年里有大成就的香港舞蹈家们致敬。因为香港舞蹈联盟是由香港各专业舞蹈团体组成,成员包括城市当代舞蹈团、香港芭蕾舞团、香港舞蹈团、香港演艺学院等,都是业界精英,所以由联盟选出来的「香港舞蹈年奖」有一定的权威性。
从前的「香港舞蹈年奖」都由香港舞蹈联盟直接公布每年的获奖者名单,谁是当年最受舞蹈业界重视的编导、演员、设计师等,一目了然,少了点悬疑,也少了点竞争性,更重要的,是让许多非舞蹈专业的朋友们有个错觉,认为香港全年就只有这么一位优秀的编导或男、女演员。
从今年开始,香港舞蹈联盟把「香港舞蹈年奖」明确地分成七个类别:大型舞蹈作品奖(杰出舞蹈制作)、小型舞蹈作品奖(杰出独立舞蹈制作)、编舞奖(杰出编舞)、男演员奖(杰出男舞者)、女演员奖(杰出女舞者)、舞台技术奖(杰出舞蹈服务)及教育及推广奖(杰出舞蹈教育、青少年舞蹈或社区舞蹈),还有一项并不是每年都有的杰出成就奖。其中大型、小型舞蹈作品奖以舞蹈作品的整体综合成绩为依归,有点像电影奖项中的最佳电影项目;编舞奖和男、女演员奖则定位明晰,以舞台上的表现为准;舞台技术奖是颁给专门为舞蹈而设计的音乐、灯光、布景、服装等,竞争特别激烈,所以也有可能每年出现两到三个舞台技术奖;教育及推广奖则注重舞蹈的教育和推广功能,获奖的大都是舞蹈老师和舞蹈行政人员。杰出成就奖是「香港舞蹈年奖」中的最高奖项,主要是向有长期贡献和成绩的舞蹈家致意,过往获奖者如现代舞编舞黎海宁、芭蕾舞学校校长王仁曼、中国舞蹈团体创办人朱絜等,都是在香港工作经年,积累了厚实的威望和资历。
我觉得今年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香港舞蹈联盟在评选奖项前,先透露除了杰出成就奖外的各个奖项的候选名单。看过这份名单,可以感受去年(2009年)香港舞蹈的蓬勃情况,而我认为能够被列在候选名单之内的,就已经非常优秀,足以代表香港舞蹈日新月异的发展。
且把名单偷偷抄列一份,登录在此:
大型舞蹈作品奖(最后五强):香港芭蕾舞团制作《三乐章交响曲》
香港舞蹈团制作《神雕侠侣》
香港舞蹈团制作《帝女花》
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那一年·这一天》
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非常道》
小型舞蹈作品奖(最后三强):梅卓燕作品《日记VI:谢幕……》
新约舞流制作《归途》
动艺舞蹈团制作《支离破碎》
编舞奖(最后三强):周佩韵(新约舞流制作《归途》)
庞智筠(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案发现场》)
桑吉加(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那一年·这一天》)
男演员奖(最后三强):黄磊(香港舞蹈团制作《天上人间》)
邢亮(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那一年·这一天》)
陈宜今(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案发现场》)
女演员奖(最后三强):华琪钰(香港舞蹈团制作《天上人间》)
韩梅(新约舞流制作《归途》)
刘昱瑶(香港芭蕾舞团制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舞台技术奖(最后五强):赵瑞珍(服装设计:香港舞蹈团制作《天上人间》)
曾文通(布景设计:香港舞蹈团制作《神雕侠侣》)
莫君杰(服装设计:香港舞蹈团制作《神雕侠侣》)
张国永(灯光设计: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非常道》)
杨振业(录像设计: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那一年·这一天》)
教育及推广奖(最后三强):共生舞团及蓝眼睛灵魂舞团(社区舞蹈《游荡于人生风景》)
动艺舞蹈团(社区计划《舞蹈天使》)
城市当代舞蹈团(文化交流计划《青年舞蹈双城-香港·广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