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青年舞蹈双城」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当雷动天下和城市当代在北京红红火火地举行「北京·香港舞蹈平台」之际,广东现代舞团和城市当代舞蹈团舞蹈中心合办的「青年舞蹈双城」又在广州登场。来自香港和广州的一班年青舞者,于前天和昨天( 1月9日、10日)下午,在广东星海音乐厅广场联袂演出了充满欢乐气息的连场舞蹈,也吸引了大群喜爱舞蹈的人士聚集,当中有些还是第一次在户外观看现代舞的演出,显得特别兴奋。
这个「青年舞蹈双城」,是自从潘少辉出掌广东现代舞团以来,策划的又一个把现代舞带进街头群众的活动。这个活动以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多年来建立的「舞蹈青年」概念为蓝本,是一个专门为青年人而设的现代舞培训及演出计划。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基础艺术理念,舞蹈团在社区里挑选一群有兴趣于认真跳舞的年轻人,免费给予他们多元化的训练,经过严格的排练后,安排在户外平台面向群众演出。他们演出的足迹,不但遍及香港各个社区,如文化中心广场、山顶广场、黄大仙祠广场、赤柱广场及朗豪坊等,也到过泰国、台湾和中国内地的不少城市。
从今年开始,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和广东现代舞团合作,把这个「舞蹈青年」的概念和运作模式推向内地。通过广东现代舞团提供的专业管理、陪训和排练,在广州招聚喜欢认真跳舞的年轻人,建立属于广州的「舞蹈青年」;而广州及香港的「舞蹈青年」每年还会多做交流,并于香港和广州举行联合的公开舞蹈演出,展示两地年轻人对舞蹈品味的异同。
这个属于广州和香港两地年青人的舞蹈平台计划,就称为「青年舞蹈双城」,第一次的演出就在昨天和前天举行,当然广州的「舞蹈青年」才刚成立,还没有自己的班底,于是请来广州美术学院和广东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一起参与。第一次演出共六十多人,包括来自香港的二十一位「舞蹈青年」、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二十位大学生和广东工业大学的二十一位大学生。他们演出的节目风格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有轻松惹笑的现代舞、有热情洋溢的民族舞、更有各式嘻哈街舞。
我觉得广州和香港社区舞蹈的区别,在于内地年轻人还是以模仿学习一些已经存在的优秀作品为主,其中一些是内地著名编导为专业舞蹈学院学生编排的舞蹈,如万玛尖措的《离离原上草》和毛磊的《床前明月光》等,广州的大学生们能够掌握这些舞蹈的技术风格,跳起来娴熟得体,很有水平。不过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一些专门为这些年轻人编排,合适他们的心态和身体条件的作品,比如香港的「舞蹈青年」跳的便全是属于自己的原创节目,包括由城市当代舞者们专门为「舞蹈青年」编排的,如庞智筠的《起.舞起》、黎德威的《梦游记》和黄狄文的《嗲下嗲下跳跳舞》等,虽然不是那么‘专业’,却在年轻人身上,显得更有朝气。
「青年舞蹈双城」在广州演出后,将于1月底拉队到香港演出,到时在香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