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现代2009盘点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广东现代舞团的2009年是逆流而上的一年,从大环境方面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加上广东省政府准备对辖下文艺单位进行犀利的体制改革,带来许多空穴来风的传闻,弄得本地舞蹈界人心惶惶;而在小环境方面,舞团艺术总监潘少辉刚于2008年中上任,在艺术风格和营运路线上希望有所改变,却惹来团里部分人士不满,甚至有些团员因此离去。
改革带来震荡,可以说是磨合中的必然过程,广东现代舞团在演职人员的通力合作下,竟然奇迹地在2009年创造出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在年终盘点工作的四个方面,都有着比起香港城市当代和北京雷动天下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的表现。
工作成绩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盘点:1·本土的创作和演出,2·主办推广现代舞的活动,3·外地文化交流项目,4·为商业机构进行商业性的创作演出。
在本土创作和演出方面,广东现代舞团于09年间共推出了五支全新舞蹈作品,包括于3月7日首演于广东现代舞团小剧场的《米辣禅色》,这个作品由潘少辉设计概念,并跟陈谢维合作编舞;3月27日于小剧场首演的《回声》,由刘琦负责编舞,是为广东现代舞团和美国珍科思舞团合作节目《换日线》而作;5月29日于星海音乐厅首演的《早上的太阳》,由潘少辉编舞,是跟广州交响乐团合作,以儿童观众为对象的大型舞剧;7月23日于广东黄花岗剧院首演的《无题三阙》,由刘琦构思和编舞的大型三段式作品,也是代表舞团参与第六届「广东现代舞周」的「专业观摩」节目;7月30日于广州话剧团13号剧院首演《涂图》,编舞的侯莹是广东现代舞团的第一代舞者,在1999年离团,到了美国演出和工作,今年才回到中国发展。
广东现代舞团主办的推广活动,共有五大环节,第一环节是「香港舞蹈平台」,积极引进来自香港的舞蹈作品,以飨广州的观众,去年先后推出了在2月中由黄美玉编排的《不要错过半个世界》、在3月中由廖展邦和黄静婷编排的《潜·在动》、在5月中由陈敏儿和杨惠美编排和演出的《与山伯同床》、在11月中由杨春江编排和演出的《感官世界》和在11月底由王荣禄编排的《甩色》。
推广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学校巡回演出」,在2009年舞团先后把现代舞带到97中、广铁一中、广东工业大学、朝天路小学、文德路小学、培正小学、东风西少年宫和珠江新城少年宫等校园和学习基地。
推广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跳格舞蹈录像节」,舞团与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合作,分别于7月的蓝宝石当代艺术馆和12月的舞团小剧场放映世界各地精彩的舞蹈录像节目。
推广活动的第四个环节是「小剧场节目」,通过由舞团自行经营的小剧场,主办来自国际和本土的不同风格艺术家们的演出。09年的小剧场演出,除了「香港舞蹈平台」中的一系列节目之外,还有4月中来自深圳大学戏剧系的《找鸟》、6月底来自【青年视觉】潮流杂志组织演出的《视觉游园》和12月初来自荷兰的编舞家安德烈·金格拉斯(Andre Gingras)的节目《骇托邦》(Hypertopia)。
推广活动的第五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在7月底举行的第六届「广东现代舞周」了。这次的现代舞周是被公认为水平最高,参与的观众也是最多的一届,有来自以色列、荷兰、西班牙、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全国十八个省市的二百多位艺术家参与,真是热闹非凡。
外地的文化交流方面,我本来以为国际金融海啸,会像影响城市当代和雷动天下般,影响广东现代舞团的海外演出机会,却发现不但世界经济的衰退没有影响舞团,更增加了舞团在国际上的演出机会。舞团全年先后出访海外四次,包括3月中到德国布朗斯维克市参与「世界舞蹈节」、9月初至11月中于美国五个城市包括三藩市、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宾夕凡尼亚州匹兹堡、马里兰州大学园市及加州河滨市作巡回演出、10月中到台湾台北参加「关渡艺术节」和10月底到德国慕尼黑和法兰克福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开幕演出。
去年广东现代舞团跟商业机构合作,并为各式品牌产品发布会进行创作演出,也有很好的成绩。舞团先后为长沙的「快乐购商场」演出、为广州的「新鸿基地产玖珑湖项目」演出、为中山的「天英大红袍」演出、为广州的「中贸展十周年庆典」演出、为西安的「晓晓东方」庆典演出、为深圳的「中国杯帆船赛颁奖典礼」演出、为广州的「MG新车发布会」演出、为东莞的「东莞日报客户答谢会」演出、为广州的「1850创意园跨界艺术节」开幕演出、为广州的「中国娇子新锐榜颁奖礼」演出,当然还有应政府的邀请在省委礼堂参与「建国六十周年庆典」的演出。算下来,广东现代舞团在过去一年间便为十个品牌并一次国家的邀请演出,跟社会接触的频密,可以说是破了历来记录,也反映了舞团新的发展方向。
《早上的太阳》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