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宁新作品《舞!舞?舞……》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黎海宁于7月初又有新作品面世了,这次作品由黎海宁精心构思的名称《舞!舞?舞……》,也特别引起我的注意。名称以一个‘舞’字为本,配上三个标点符号,道尽了多少舞者的心头起伏。对我来说,第一个感叹号,带我回到第一次观看现代舞时的心情,震撼、唏嘘、兴奋、期待;第二个问号,让我想到今天的我,面对舞蹈的千头万绪,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不过在烦恼中又自得其乐;第三个延伸号大概便是我对现代舞的期许吧,它发展、茁长、变化,而至将来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非我所知。
过去黎海宁的创作灵感,常常来自古今中外大师级的艺术家,比如中国古代诗人屈原、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罗斯、当代捷克作家卡夫卡、俄国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波兰电影导演奇洛夫斯基、墨西哥女画家佛瑞达卡洛等。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往往取题于某些深刻沉重的哲学思考,而黎海宁以充满睿智的舞蹈跟历代大师们进行对话,使她的作品显得深沉而充满压迫力,对于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自然从中深受启发、获益良多,但对于编导的黎海宁来说,整个生活和思考都纠缠在各种哲理命题之间,一定也有着吃力负重的时候。
可是这次《舞!舞?舞……》的创作期间,看不见黎海宁的深锁娥眉,却常在排练厅里听见她的朗朗笑声。原来她一改过去的创作风格,今次把焦点和注意力放在当下的舞蹈演员身上。城市当代舞蹈团的宣传单张上介绍:「台上舞者身手不凡,往往给观众天生异禀的印象,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发放耀眼光芒背后面对的种种艰辛实非为人所知。《舞!舞?舞……》从排练室常见的镜子、扶杆等作为创作的出发点,诱发来自五湖四海的CCDC舞者倾情演绎他们舞蹈生涯中的独特经历。」
城市当代的十四位舞者在这次黎海宁的作品中,不再演绎历史上伟大艺术家们的作品,也不再勾勒编导心中幻想出来的世界,而是真实地做回他们自己。黎海宁在创作过程里,更像一位保姆,呵护着并悉心安排各种气氛场景,让每一个舞者都能酣畅淋漓地做他们最喜欢的事:跳舞。所以这次黎海宁编排《舞!舞?舞……》,不用怎样思考,也难得地看见编导的轻松和欢愉,而演员更是毫无忌惮地疯狂舞动他们的躯体。
是的!舞蹈其实不在过去,舞蹈的未来又有谁晓得?舞蹈只有放开怀抱,可以好好享受的现在。
罗凡与莫嫣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舞姿
《舞!舞?舞……》的编导黎海宁与一众舞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