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新作《无题三阙》的命名曲折

标签:
舞蹈现代舞艺术节文化 |
广东现代舞团在本届现代舞周中,将献演一台由刘琦编排的节目《无题三阕》。严格说来,这是一台七分新,三分旧的节目,因为《无题三阙》里的其中一阙,是刘琦在今年三月才刚编创好的《回声》,已经在舞团的小剧场里演出过,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回声》本来是作为广东现代舞团和美国玛格烈.珍科思舞团(Magaret Jenkins Dance Company)联合制作的节目中的其中一环,将在今年十月份在美国巡回上演。可是我感到像《回声》这么好的节目,不能只在中美两个舞团合作时才有机会上演,便鼓动刘琦另行编排两段舞蹈,跟《回声》配合,成为一台三段式的完整节目,可以完全由广东现代舞团的演员演出,并在广东现代舞周中举行首演。
《无题三阙》这个名字取得有点曲折。《无题三阙》本来是《无题三阕》,原来的那个‘阕’字是专用量词,是特指诗歌的量词。因为刘琦原意希望三段舞蹈分别演绎三首不同的诗词,其中《回声》一段淋漓尽致地以广东现代舞团舞者的肢体,展现了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作品;而为了其他两段舞蹈,刘琦遍阅了许多当代诗人,包括艾略特(T.S.Eliot)和泰德.休斯(Ted Hughes)等的作品。可是刘琦在编舞的过程里,感到在同一时间段内,用熟悉的舞蹈呈现不同的诗歌,容易掉进手法雷同的陷阱,几经考虑后,决定放弃全用诗歌的构思,而另辟蹊径,以另外两段舞蹈诠释其他完全不一样的事物门类。
主题既定,排练也顺利开展。节目将于7月27日的黄花岗剧院里跟观众见面,而三段舞蹈所描述的具体对象,除了北岛的诗歌已经曝光之外,其他两段可要在首演时才向观众揭晓呢!不过,因为刘琦创作主题的改变,引起了我对作品名字的一点意见。我认为《无题三阕》中的‘阕’字,应该改为‘阙’字,原因如下:
‘阕’是量词,特指诗歌。阕’是诗歌的特殊量词,就如‘封’是信函的特殊量词。我们会说一阕诗歌,或一封信函,而不会说一‘阕’信函或一‘封’诗歌。所以‘无题三阕’真正文学上的意思就是‘三首无题的诗歌’,给一般人的印象,也是如此。
当然舞蹈里面有所谓舞蹈诗,凭着诗歌和舞蹈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也勉强可以用‘阕’字来做舞蹈的量词,因此书写文章的时候,‘三阕无题的舞蹈’在词义上来说,也不算错。可是如果只是以《无题三阕》作为标题,便立即引发理解上的歧义,‘无题三阕’到底是三阕无题的诗歌,还是三‘阕’无题的舞蹈?从字义方面来说,‘无题三阕’,一定是指三首无题的诗歌,就如‘挂号一封’,一定是指一封挂号的信函,而不会是一‘封’挂号的诗歌。所以非要称《无题三阕》是指‘三阕无题的舞蹈’,则跟‘一封挂号的诗歌’一样,不能说错,却让人感到刺耳和不合理。
原来最初的构思里,刘琦用了北岛的一首诗来编舞,如果另外两段也是以诗歌入舞的话,则三段舞蹈都是以演绎诗歌为主,则以《无题三阕》为名,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是,现在三段舞蹈分别以不同的题材来做灵感出发点,舞蹈不再纯粹关于诗歌,却用了一个关于诗歌的量词‘阕’在作品标题里,便变成有点‘牛头不搭马嘴’的感觉。
我觉得《无题三阙》的标题会更合适这支舞蹈。‘阙’字有许多解释,不像‘阕’字只有一种用法。‘阙’可通‘阕’字,而也有‘宫殿’、‘平台’、‘牌坊’、‘缺口’、‘空隙’等意思。总的来说,‘阙’有广阔空间面貌的含意。岳飞满江红词里:「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朝天阙,有人说是见皇帝,有人说是重建宫殿,有人说是立功勋牌坊,可都少看了岳飞的胸怀壮志,朝天阙,更应该是打开广阔天下空间,塑造全新国家面貌的意思。
因此,《无题三阙》便可以被解释为‘三度无题的空间或面貌’,而作为刘琦新创作的舞蹈名字,更包含了众多可能性。三段舞蹈来自三个不同的灵感出发点,代表了三个不同的空间和面貌,无论始发点是诗歌、是绘画、是书法、是电影、是日记,都可以以‘阙’字来形容。当然也有其他合适的名字,如《无题三则》、《无题三段》、《无题一、二、三》等,但《无题三阕》,在我看来,却是最具诗意和最可供嘴嚼的名字。
《回声》剧照 (摄影: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