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城市当代舞蹈团将于香港上演黎海宁最新作品《永无休止》,演出后,舞团其中一位舞者将离开这个大家庭,返回日本。
冈部牧绘生于日本,自幼在东京芭蕾舞学校接受舞蹈训练,1996至99年赴伦敦蓝伯特现代芭蕾舞学院(Rambert Ballet
School)进修,2000年回到日本,加入竹屋启子现代舞团,又于01至05年参加法国万花筒舞蹈团(La Danse
Compagnie
Kaleidoscope)的演出。她于04至05年获取资助,成为日本文化厅新晋艺术家国内研修员,被公认为日本新一代舞蹈家中的表表者。
我第一次看见冈部牧绘,是在05年五月份的第二届广东现代舞周。她自费前来参加舞蹈周的各项活动,在早上的大师班里,我有机会观察她跟随不同的老师上不同风格的现代舞课,对这位娇小,安静,毫不张扬却又自信满满的舞者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她的动作舒展流畅,力度掌握极有分寸,能够细腻地展现不同风格的舞蹈。
我认识许多很有个性的现代舞者,他们可能十分熟悉自己的身体,也可能在舞蹈学院里学久了,四年如一日地重复某种风格化的舞蹈,以致做任何动作都脱不了一种被人一眼就看出来的‘份’。说好听的,那是‘强烈风格’,不好听的,便是脱不掉的‘框框’。任何一个专业现代舞团,最害怕的便是舞者身上的这个‘框框’。
冈部牧绘身上没有‘框框’,所以容易自由进出于不同风格的舞蹈要求。刚好在2006年城市当代舞蹈团有一个女演员位置空缺,冈部牧绘得知消息,老远从日本飞来香港一天,目的就是参加在香港举行的招聘考试。我记得考试当天有三十多人前来应考,她们都十分出色,不过最终我们(黎海宁、陈德昌、邢亮和我)一致认为,冈部牧绘是最成熟和最容易合作的舞者。
一晃眼,冈部牧绘已经在舞团跳了两年有多,也为舞团的不同编导塑造了许多不同角色。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段落:一个是黎海宁编排的《女书》中被一群猛男拖来甩去的孤独女性,另一个就是我编排的独舞《生之白》中的历尽沧桑的老婆婆,两个角色天南地北,可冈部牧绘都能演绎得丝丝入扣。
冈部牧绘要离开香港,返回日本,不为别的,是要跟她的多年的男朋友共谐连理,建立他们的小家庭。我知道冈部牧绘很享受跳舞,也舍不得香港的一群舞蹈同志,不过最终爱情战胜一切,我十分理解,也为她下了这个决定而开心。在这里祝福她回到日本后,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硬销》

《生之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