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现代舞周专业观摩:日本塔罗乌玛拉部落

(2008-07-04 10:13:09)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第五届广东现代舞周「专业观摩」中,广东现代舞团以主人家身份打个头阵,并以环境舞蹈《旋转木马》作为开幕式的演出。跟着上场的,是在7月21日(星期一)晚于广东省歌舞剧院剧场演出的塔罗乌玛拉部落(Pappa Tarahumara)。

    提起日本的现代舞蹈,许多人会立刻想起两种不同的舞蹈流派:其一是充满内敛张力,发展自日本民间艺人之间,以抗拒西方文明为主旨的舞踏(Butoh);其二是在日本各大学里流传的,以西方各类现代舞流派为依归的学院派现代舞蹈。现在西方的舞评人们重视的大多是舞踏,每次舞踏在西方演出总会得到舞评人们的齐声赞美,认为是日本艺术家们独有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可是舞踏在日本并未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甚至有些批评认为是艺术上的故弄玄虚;相反地,学院派的现代舞在日本舞蹈界中日受欢迎,许多新概念和新手法更被传统舞蹈家们吸收融进传统舞蹈的创作中,不过,这种学院派的现代舞因为带着太多西方舞蹈流派的痕迹,反而在欧美各地并不受到西方舞蹈观众的重视。

    其实,在日本还有第三种现代舞,是由一些独立的艺术家们以自己的个性喜好和对特殊艺术理论的研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前卫舞蹈。这些舞蹈家们既不像舞踏般的反西方文明,又不追随西方文明的脚步,只是悠然于自己的舞台小天地里。这种舞蹈团队在日本为数不多,却很重要,其中塔罗乌玛拉部落便是日本前卫舞蹈的代表。

    塔罗乌玛拉部落成立于1982年,团长和创办人小池博夫(Hiroshi Koike)是日本著名的前卫剧场大师。他的创作特别关注时间和动作之间的关系,努力挖掘动作中的不同节奏。此外,小池博夫也很着重舞蹈和观众的互动关系,在塔罗乌玛拉部落的演出里,观众除了以旁观者的身份,观赏演员的演出,和舞台的布景、道具、音乐、灯光及服装之外,观众自身也往往成为了演出的一部分。

    我记得在八十年代中,这个日本前卫表演团体便曾在香港演出,当时我们香港一班搞前卫艺术的朋友,如荣念曾、林奕华、郑智锐、黄大徽等,都从他们的演出中受到许多启发,而舞团中的许多舞者更和我们香港的艺术家们成为好友,并一直保持着密切互访交流的活动。去年在广东现代舞蹈周的《非常独舞》中,与中国的桑吉加和意大利的施伟川同台演出的日本独舞舞者松岛诚,便是塔罗乌玛拉部落的创团团员。

    我也曾问过「塔罗乌玛拉」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因为每次想跟朋友谈论这个舞团时,舞团名字的发音,就总像一团混沌,堵在嘴巴里说不出来。依稀记得松岛诚曾经跟我解释过名字的涵义,但对不起,像舞团名字的发音,我又忘记了。

    这次塔罗乌玛拉部落带来中国的作品是舞剧《三姐妹》。这套舞剧是以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戏剧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Chekhov)的传世名剧为蓝本,把现代日本女性的遭遇,代入契诃夫笔下女性的处境。编导小池博史从前的作品总以大舞台大气派的格局见称,但在《三姐妹》中,却回归至小剧场最直率的戏剧词汇,从演员的本身出发,言简意赅,针针见血。我自己虽然只是在录像中看过《三姐妹》的片段,但已经觉得剧力万钧,尤其是三位女演员的演出千变万化,让我想起日本动画的凌厉、卡拉OK的沉溺及AV女优的妩媚。

    日本的艺术界也对这个作品给予了毫无保留的赞赏,比如日本最权威的剧评人Watanabe Tamotsu说:“我看过不少《三姊妹》的舞台剧,这个却给我从未感受过的震撼。它超越契诃夫的原著,使故事触及女性宇宙性的处境”;而另一位著名艺评人Minato Chihiro说:“相信契诃夫自己也不能想象《三姊妹》可以如此富颠覆性及挑逗性,同时保留一息温存”。

    究竟来自日本的塔罗乌玛拉部落的舞剧《三姊妹》如何犀利,大家可能要亲自前来观看才能明白。

广东现代舞周专业观摩:日本塔罗乌玛拉部落

广东现代舞周专业观摩:日本塔罗乌玛拉部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