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主义》观后

(2008-07-02 08:59:49)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6月28日及29日,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在香港葵青剧院公演了由邢亮编创的舞蹈作品《没有主义》。

    我是在28日当天,从北京飞回香港观看《没有主义》的首演,之前我一点都没有看过舞者的排练,所以除了舞团的宣传照片和资料之外,我对《没有主义》到底是啥个模样,完全没有概念。不是自己不关心,是因为一来事忙,广东现代舞周开锣在即,而北京雷动天下的大本营又正准备大装修,许多事务需要处理,少了能呆在香港看排练的时间;另一方面是邢亮他不让我看排练,希望我能以完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节目的首演,然后给他意见。我对邢亮有信心,既然他有这样的要求,便乐得清闲一点。

    《没有主义》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首演当天观众的反应超乎热烈,而我因为跟其他观众一样,是第一次观看这台节目,感到特别惊喜重重。回到家里,舞台上的声光身影,还在脑海中翻腾激荡。把思绪稍加整理,得出了三点让我感到欣喜的理由:

    一.整个舞蹈的构思严密:舞蹈大概分成五段,从一个漆黑空荡的舞台开始,个别的舞者淌洋其间,动作显得繁复却又异常自如;第二段舞台的左、右和后方降下三道白布幕把空间圈住,演员从布幕中进出,舞者间开始了碰触和互动;第三段后方的白布幕上出现了男舞者的巨大头像,眼睛看着舞台前方,既像外人冷眼窥视着舞台上那些疯狂起舞的舞者,又像直接面向观众彼此对峙,产生一种非常具象而迫到眼前的巨大张力;第四段舞风一变,演员的服饰从黑褐色转为黄、绿、蓝、暗红等原色色调,白布幕上幻灯投放着康定斯基(Kandinsky)的抽象派绘画,动作的质感,以及演员和演员之间被还原为最基础的空间和节奏;第五段整个舞台被抬起来,演员继续在舞台上穿梭游挪,却随着整个舞台被送进后方的漆黑混沌空间,而观众眼前的舞台剩下孤独的演员,在漆黑和空荡中继续以自如而繁复的动作跳舞……………。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当中舞蹈一线直航,而舞台的空间、布景、视觉录像等被随手捻来,随性化去,看起来是自由而散漫,细味下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发生过程,我称之为大手笔的构思。

    二.舞者们的极度专业水平:我从来不怀疑城市当代舞者的专业水平,可是从《没有主义》的演出来看,舞者们把繁复到了极点的如长江大河,川流滚滚的动作设计,做到谨微精准到了极至的地步,还是让我倒抽了口凉气。他们是怎样练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以这样的演出状态来说,跑到世界任何一个舞台,都会叫观众目瞪口呆。

    三.动作设计的精巧:我知道邢亮在《没有主义》里,最关注的是舞蹈动作本体的发挥。他自己在宣传片段里说:「我跳舞跳了二十五年,看看我能不能够想怎样动,就怎样动」。那是一个再没有框框,甚至超越‘天人合一’的‘自在圆满'之道。在《没有主义》的动作里,我认识到邢亮所有以前学过的舞蹈,包括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被拿捏成一招一式,却又看不出这些动作是怎样变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我能够看见舞蹈中包涵着古典舞里的‘圆’,芭蕾舞里的延伸和托举,甚至某些现代舞流派中强调的即兴、松弛、扭曲、甩动等,却再认不出任何一点古典舞、芭蕾舞或现代舞的套路。我只能说,邢亮抛弃了过往许多动作符号,再没有了人为的规条界限,而《没有主义》不就是应该这样吗!

《没有主义》观后

《没有主义》观后

《没有主义》观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