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箭》在休斯顿的反响

(2008-03-26 09:44:48)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雷动天下带着节目《冷箭》出发到休斯顿参与当地的「舞蹈沙拉艺术节」。这次带上《冷箭》,一方面是我自己个人特别喜欢这台节目,另方面也是因为艺术节总监南茜.汉德瑞克(Nancy Henderek)的特别要求,认为这台风格特殊的舞蹈,会给艺术节的观众带去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冷箭》所获得的反应,竟然热烈到超乎我和南茜的想象之外。

    其实《冷箭》是一台特别‘冷’的节目,舞蹈的配乐从头到尾就只是一把大提琴,演员的动作也特别克制,没有太多高难度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强行压制下来的安静,如果观众不能静下心来,细腻地体味那压抑背后山雨欲来的精神状态,很容易会觉得《冷箭》是一支‘沉闷’的舞蹈。

    这次到休斯顿演出之前,我心里觉得在这个以发射火箭和骑狂牛出名的美国南方城市里,能够欣赏《冷箭》的人不会太多,尤其是在「舞蹈沙拉艺术节」里,聚集着全世界顶尖的舞蹈名家,举行着有点像咱们中国舞蹈竞技大赛般的演出,什么热门节目都不容易脱颖而出,更不要说这个很‘冷’的《冷箭》了。

    首演当晚,观众在上半场观看了来自布拉格、柏林、汉堡等地的国家芭蕾舞团演出,演员们一个赛一个,个个身手灵活,而动作设计更是妙到毫巅,观众们的如潮掌声和喝彩声,毫不吝惜地送给这些当今国际舞坛上最出色的演员。雷动天下被安排在下半场第一个节目出场,在热情洋溢的观众面前,这批中国的舞者冷静而专注地送上了《冷箭》。

    我通常在舞团对外演出时,喜欢坐在台下观看,一边检查舞台上有什么错漏,一边注意观众的反应。可首演当天,整个剧场的气氛特别凝练,到后来连我自己都被舞者们的演出吸引住,忘了旁边的观众。当40分钟的《冷箭》结束,我才惊奇的发现,在我身旁的外国观众纷纷起立鼓掌,给雷动天下的舞者们投以最高的致意(The Standing Ovation)。

    其实每次演出之后,会有许多观众跑来称赞舞者和编舞,我一般是客气地感谢鼓励,心里却从不认为节目就大受欢迎并好评如潮。因为别人愿意在你面前说的,肯定是恭维说话,而有人对节目批评或攻击,也只会背着你说,或者化个名在报刊杂志博客上来个‘冷箭’,也没法较真。最重要的是,节目到底是个什么层次,自己要冷静地观看和分析,心里知道就好。

    不过这次休斯顿的演出后,特意跟我谈论节目的人个个份量十足,其中几位更是当今国际舞蹈界的中流砥柱,见识和经验非同一般,更是我在学习舞蹈时期的偶像人物。站在他们面前,我大概就像小粉丝们看见刘德华、周杰伦般,已经兴奋不已,而他们对节目、演员和舞团的赞誉,更使我呐呐地不知如何反应,只能从心底感激他们就是。

    凯伦.凯恩(Karen Kain)是七十至九十年代加拿大的镇国舞蹈之宝,是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National Ballet of Canada)的首席芭蕾舞伶,她现在的身份是国家芭蕾舞团的团长兼艺术总监,看完演出后,立刻邀请雷动天下于2010年的夏天前往多伦多舞蹈节,与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同台演出;

    大伟.克鲁格尔(David Krugel)曾经是荷兰舞蹈剧团(Netherlands Dance Theatre)的主要演员,是著名编舞家伊利.克里安(Jiri Killian)的爱将,现为荷兰舞蹈剧团三团的业务总监,看完节目后,已经把所有雷动天下的资料收集好,准备明年邀请舞团往荷兰海牙的总部剧场公演;

    伊冈.玛德森(Egon Madsen)在我习舞时,已经是德国史图加特巴蕾舞团(Stuttgart Ballet)的四大台柱之一,他在《驯悍记(Taming of the Shrewd)》和《奥涅金(Onegin)》等舞剧里的精湛舞艺,我如今还历历在目。如今的伊冈已经白发苍苍,但在舞台上仍风采摄人,在首演后的舞蹈节时间里,我先后三次看见这位舞蹈界老前辈拉着不同的雷动舞者,娓娓谈及他对《冷箭》的感想,情深处更是哽咽而红了眼眶。可惜舞者们的英语不灵光,无法和这位世界知名前辈好好沟通,反而跑来跟我说,有个白发老头拉着他们,不知说了些什么,好像要哭的样子!

    看见年青的舞者,有时不免慨叹他们的幸福,而幸福来源于无知:对国际的舞蹈历史无知,所以他们面对舞蹈大师时可以毫不紧张;对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舞蹈的重要性无知,所以能够坦然面对别人的评议,而无惊无喜。我从第一天看见捍忠和马波编的《冷箭》,就知道这是一个重要作品,可是就连捍忠这位编舞者都没想到,《冷箭》可以如此的打动别人。

    也是,一个舞蹈作品被创造出来后,就通过舞者演绎,有了自己的生命。而能够在创作时真诚面对自己,加上能够专注于作品要求的演员,则出来的作品必然有它自己的生命,并以之打动人心!

《冷箭》在休斯顿的反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