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峰
刘斌
这个周末(1月26日)雷动天下将于北京海淀剧院演出《卜.风》。前天回到北京,得空看了一点刘斌和刘益峰的排练情况,虽然未窥全豹,却对他们各自的创作意念和编排风格有了很深印象。
二刘都是中国年青一代的优秀现代舞者。刘斌先就读于陕西省艺术学校舞蹈系,再转往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民间舞专业,是正宗学院派民间舞尖子学生。刘益峰则先后就读于湖南衡阳艺术学校舞蹈专业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专科班,2004年负笈日本,学习当地的先锋派舞蹈,背景比较庞杂。两人在雷动天下都创作了不少作品,但以个人名义创作的,长度在四十分钟以上的大型作品,《卜》和《风》还是他们的第一次。
看了他们的作品,有个强烈的感觉,就是中国新一代专业现代舞者们对身体的无比执着。刘斌和刘益峰都是从小在专业的舞蹈学校里受训,对他们的身体有着长久的训练并有着敏锐的感觉。过去在学校里,他们总是被告知什么是「正确」的舞蹈,而被要求跟着「正确」的舞蹈路线去跳舞,却在现代舞团中,发现了以前在学校里所没有的「自由」。当有了这种「自由」意志,加上长久训练得来的一幅好身手,他们开始创作的时候,便自然特别愿意把身体里的种种可能性给挖掘出来。
刘斌和刘益峰,就跟其他大部分中国年轻舞者一样,创作里充满了对身体的好奇,把动作看成了是他们新发现的玩具,反复深入,层层推敲,新颖的动作设计,叠出不穷。可是,在这相同的对动作好奇的出发点之后,我又看见两人间的巨大差异。可以说,虽然都是以玩动作为主,刘斌和刘益峰却因为各自的个性品味,各自玩出点自己的特点风格来。
古希腊把艺术的创作分成两大类型,其一是受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影响的感性型艺术,另一种则是受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影响的知性型艺术。酒神型的作品充满浪漫色彩,作家创作时充满主观情绪,甚至常常进入一种迷狂状态,有种如野兽般的摄人张力;太阳神型的作品则以恢宏的结构,明晰的肌理散发作品的魅力,作者有着冷静清醒甚至阅尽世情般的头脑。我在刘斌和刘益峰的作品里,刚好发现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艺术特征。
虽然同是专注于动作设计,没有任何故事情节或背景主题,两位编导却以纯粹的动作清晰地展示了他们完全不同的处理动作的方式,也因此凸显了他们生活的不同品味,和对世界的不同看法。观看刘益峰的《风》,感觉他的设计如川流不息,每个动作都像从身体里夺腔而出,没有太多逻辑性,却又让人感到血气运行,就是理当如此,舒展、舒适而自然。刘斌的《卜》,却处处充满奇思妙想,每一个动作的出现,有如奇峰突出,又计算准确,就像一位设计大师以充满童真的心绪,来架构着舞台上的种种元素。
当然对我来说,两个节目代表了两种不同处理动作的方式,刘益峰从内到外的延伸,刘斌自外而内的收纳,无所谓那个比那个好。重要的是,从作品里,好像更深一层地认识了这两位平时早晚相见的演员——酒神型的刘益峰和太阳神型的刘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