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广东现代舞团的实验剧场都会特别热闹。今年的「舞动缤纷11月」请来了上海的吴艳丹和广州的何其沃联合展出《问题‘Mama’》及《我的佛洛伊德》,广州本土众多业余爱舞人士各自精彩的演出《爱美舞集》I及II,和阎潇潇,韩梅,黄静婷,郭晓灵创作和演出的《
4 x 2得 “8”
》。屠龙2007看了最后一台节目,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了评论,并让我转载于此,让更多人能够分享这个演出!
屠龙2007文章:观《 4 x
2得“8” 》有感
圆月当空,“小雪”后的第一个周六依然留着秋天的和暖。在此南方初冬之夜,我有幸观赏到四位年轻女性编舞者的作品。虽然回家的路很远,但也正好籍此距离淡淡回味。
今晚的节目统称《 4 x 2得“8”
》,由三部作品共六段舞蹈组成。不知是主办方(广东现代舞团)的巧妙安排,还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这三部作品正好代表了人作为个体对自身和对外界认知的三个不同阶段。那么,这些年轻编舞者又是如何用女性敏锐的触觉与独特的思维去观己、察人、看世界的呢?请听我细细道来。
◆闫潇潇的《198312010023》:“我”就是“世界”
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童年,在童年时代,这个“世界”很小很小,只有“我”那么小;“我”长大一点,“世界”也长大一点;“我”
睡得很香的时候,“世界”也在打鼾;“我”吃得很饱的时候,“世界”也肯定在打嗝……这是童年“麦兜”的心境,也是我们曾经有过的至今向往而不能复返的心境。这就是闫潇潇创作的《198312010023》。可爱的服装造型与道具,再加上《麦兜的故事》电影原声的牵引,观众很轻易就投入其中。
身为广东现代舞团的资深导师,闫潇潇是大伙非常熟悉的人物。在台下,她是一位“严师”,其舞蹈根基之扎实、舞艺之精湛是众所周知的。但在台上呢?----出人意料啊!她居然摒弃了专业的舞蹈技巧,只用孩童式的滑稽动作与表情展现“猪”的本真世界----也是她自己的本真世界。非常有趣的演出!会心一笑之余更佩服她的勇气与创新。
◆韩梅的《察观》:这世界除了“我”,还有他们/她们/它们
·
独舞《察观》是今晚最令我欣喜的一部作品。首先,它的中英文标题都起得很到位。《察观》与《WE ARE ONE OR WE ARE
DIFFERENT》虽然不是直接的转译,但内涵却都非常契合舞蹈本身!当你发现这个世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与物的时候,你就开始了观察,开始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分析。韩梅通过她的作品,告诉我们她在生活中看到的点点滴滴:坐、立、行、吃、喝、睡、喜、怒、哀、乐……每个小动作,每个小细节,甚至每个表情姿态都是她观察的对象,都能帮助她体会不同个体的“同”与“异”。
第二,舞蹈穿插的安排也恰到好处。独舞共分三段完成,第一段是整晚节目的开头,第二与第三段则分别安插在《198312010023》与《An Immeasurable
Distance》的后面,起到“分隔”、“唤气”作用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作品免于拖沓,更显凝练。
第三,舞者的发挥,这当然也是全局的关键。作为编舞者的韩梅,对音乐有着出色的驾御能力;而作为表演者的她,把舞台上的各种表情姿态都拿捏到位,而且发挥自然。如果没有上述两点,任凭题目起得再好,节目顺序安排得再妙,也没有任何意义。

◆郭晓灵与黄静婷合作的《An Immeasurable
Distance》:量度“你”“我”“他”的距离
《An Immeasurable Distance》由郭晓灵创作的双人舞段与黄静婷创作的四人舞段构成。两段作品主题相近,呈现的氛围一静一动,彼此映衬,相得益彰。虽然“距离”、“冷漠”、“麻木”这类关键词在现代舞中司空见惯,但两位编舞者的创作又是另一种新的阐述与表达。双人舞段中,随着背景音乐《Swimming》响起,一股微微的寒意与莫明的压抑从心底缓缓提升。两位舞者木无表情地在昏昧的侧光中前后合分、左右交错,演绎出一种距离,一种只能用心去量度的距离。四人舞段中,作者不但选择了《The Frozen
World》做背景音乐,还用上了很多真冰砖作为道具来营造冰冷的氛围。但随着舞者内心热力的挥发与黄色灯泡的视觉催化作用,冰砖一点一点融化,水漫舞台……作品在人、水、冰之间落幕。这部作品虽然不长,却隐藏磅礴之气,值得再深入发掘再仔细雕琢。

夜已深,“舞动缤纷十一月”也曲终人散,但我们对自身的观察不会停息,我们对世界的探索还将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